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24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包括连接架、箱体、安全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连接架中间位置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架,所述缓冲机构连接在连接架的下端;所述安全机构包含蓄电池、排风扇、卷线筒、连接滑轮、自锁伺服电机、传动齿轮和应急灯,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一侧的上表面,所述排风扇固定连接在箱体上板的两侧,所述卷线筒转动连接在连接架的上端,所述连接滑轮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滑轮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两侧的上端,该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发生故障时轿厢的悬停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防护性能和生存环境提升,电梯轿厢内部人员能够实施自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
,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部件构成一个箱体,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轿厢的外部连接件,多有钢结构螺栓连接形成骨架,电梯轿厢载人空间的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随着制造电梯的企业越来越多,市面上出现了各种质量不一的产品,导致电梯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当电梯发生故障时一般顶部的转轴会进行刹车,当发生危险时,内部人员需要等待电梯外部的救援人员到来才行,内部人员无法实现自救,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由于电梯空间较狭小,如果碰到断电情况时,内部氧气含量会越来越少,人员产生的热量也无法散出,空间内的生存质量下降,危险性较高,悬停后电梯轿厢的门体与楼道的电梯出口不一定对应,救援难度上升,需要专业人员到达才能获救,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电梯轿厢进行改造,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发生故障时轿厢的悬停的高度不便调整,防护性能差,电梯轿厢内部人员无法实施自救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包括连接架(1)、箱体(2)、安全机构(3)和缓冲机构(4),其特征在于;/n所述连接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连接架(1)中间位置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架(5),所述缓冲机构(4)连接在连接架(1)的下端;/n所述安全机构(3)包含蓄电池(31)、排风扇(32)、卷线筒(33)、连接滑轮(34)、自锁伺服电机(35)、传动齿轮(36)和应急灯(37),所述蓄电池(31)固定连接在箱体(2)一侧的上表面,所述排风扇(32)固定连接在箱体(2)上板的两侧,所述卷线筒(33)转动连接在连接架(1)的上端,所述连接滑轮(3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包括连接架(1)、箱体(2)、安全机构(3)和缓冲机构(4),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连接架(1)中间位置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架(5),所述缓冲机构(4)连接在连接架(1)的下端;
所述安全机构(3)包含蓄电池(31)、排风扇(32)、卷线筒(33)、连接滑轮(34)、自锁伺服电机(35)、传动齿轮(36)和应急灯(37),所述蓄电池(31)固定连接在箱体(2)一侧的上表面,所述排风扇(32)固定连接在箱体(2)上板的两侧,所述卷线筒(33)转动连接在连接架(1)的上端,所述连接滑轮(3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滑轮(34)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架(1)两侧的上端,所述自锁伺服电机(35)固定连接在箱体(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自锁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36)固定连接在卷线筒(33)转轴的端部,所述传动齿轮(36)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应急灯(37)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部的上表面;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2),所述控制开关组(12)固定连在箱体(2)一侧的表面上,所述控制开关组(12)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31)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12)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排风扇(32)、自锁伺服电机(35)和应急灯(37)各自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含连接板(41)、减震弹簧(42)、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冬亮张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益仓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