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软体爬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体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软体爬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软体机器人发展领域,传统软机器人采用流体作为执行器的驱动方式,主要通过在高度可变形材料制成的腔室内部施加压力来进行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往往会因为腔体制造材料可承受最大应变的限制而对软体机器人的整体运动产生影响;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等智能材料驱动的软体机器人,通常采用对智能材料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的方式来使机器人完成一定的动作,但是其可控性较差并且存在运动响应速度慢,存在响应迟滞等缺陷。以上两种传统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对材料要求较高,同时存在机器人运动模式单一,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近期使用类硅胶材料浇筑成封闭气腔的软气动执行器驱动的爬行机器人,主要通过更换模具制作具有不同运动模式的气动执行器,如调节执行器气腔内部气压值可实现机器人弯曲或转向,但是其存在模具制造过程复杂繁琐,制作成功率低,通用性差以及类硅胶材料的运动响应时间较长的缺点。针对以上情况专利技术一种制造方法简单、耗材少、成本低,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软体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装置、一个伸缩装置、两个连接装置以及两个吸盘粘附装置连接构成门框式构架;所述伸缩装置由一个顺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1)的上底面和一个逆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2)的下底面通过磁铁(14)固定连接组成;支撑装置为一个顺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1)或逆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2);两个支撑装置中扭转伸缩单元的下底面(20)分别与吸盘粘附装置的上底面相固连,两个扭转伸缩单元的上底面(17)分别与连接装置的下底面相固连,形成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之间连接一个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的侧面通过磁铁相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折纸结构的软体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装置、一个伸缩装置、两个连接装置以及两个吸盘粘附装置连接构成门框式构架;所述伸缩装置由一个顺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1)的上底面和一个逆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2)的下底面通过磁铁(14)固定连接组成;支撑装置为一个顺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1)或逆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2);两个支撑装置中扭转伸缩单元的下底面(20)分别与吸盘粘附装置的上底面相固连,两个扭转伸缩单元的上底面(17)分别与连接装置的下底面相固连,形成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之间连接一个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的侧面通过磁铁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折纸结构的软体爬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扭转伸缩单元都包括上底面(17),下底面(20)以及侧边平面(19);侧边平面(19)的四个面上有相应的凹槽(18)将表面分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区域,通过改变侧边平面凹槽(18)方向可以使扭转伸缩单元实现不同方向的扭转;侧边平面(19)与下底面(20)采用一体化打印并与上底面(17)密封固连,使得整个扭转伸缩单元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且使得整个扭转收缩装置形成一个长方体;在上底面(17)以及下底面(20)中间各设有一个凹槽(15),磁铁(14)安装于内用于连接;在上底面(17)的一条侧边中间设有一个气孔(16),有气嘴插装连接于孔内,气嘴通过硅胶管连接到外部气源;顺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1)的侧边平面沿顺时针方向扭转收缩,逆时针扭转伸缩单元(22)的侧边平面沿逆时针方向扭转手收缩;气嘴通过硅胶管连接外部气源并对腔体抽气,侧边平面进行正向扭转同时带动上底面(17)和下底面(20)进行收缩,即扭转伸缩单元边扭转边降低高度;当腔体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应仲,沈峰,金滔,汪田鸿,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