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0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前后等距设置有三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向上的开合腔,两所述开合腔远离对称中心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合腔下方接通设置有蜗轮蜗杆腔,所述机身内设置有转向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本设备可克服人工巡线精度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存在盲区等缺点;巡检装置本体的三个开合机构可伸缩和旋转,由三轮支撑,跨越塔架时,其中一个开合机构越障,另两个行走机构进行支撑前进,越障能力强,同时,巡检装置本体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携带方便,其应用对保障输电线路及通讯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缆
,尤其是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各地域的电力需求和发电站分布的不均匀,高压输电线就成为电力的主要配送方式,因此高压线塔在我们生活中就成为了很容易就能发现的事物,因为它的存在作用是输送电能,而用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在线路上产生的损耗。但高压输电线一般采用裸露的钢芯铝绞线,暴露在空气中,加上其他外界因素,对高压线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各行各业对电力的越来越强,电力稳定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路的大动脉,其巡检工作的开展就成为必须要做的工作,因此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它。高压线本身架设得非常高,所以人工巡检就必须爬到很高的位置进行检查,而且高压输电线路有不少都架设在深山老林里,这给巡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而且人工巡检既危险,效率又低。所以,在社会不断前进的道路中,我们也从人巡时代转变成机巡时代,我们通过人工操控无人机等设备进巡检。但是传统的无人飞机巡检时易受风雨天气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得巡检工作受到约束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前后等距设置有三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向上的开合腔,两所述开合腔远离对称中心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合腔下方接通设置有蜗轮蜗杆腔,所述机身内设置有转向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转向腔右侧设置有啮合腔,左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左端壁与右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腔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位于所述蜗轮蜗杆腔内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开合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间设置有转动延长装置,通过所述转动延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架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承架会往远离旋转中心滑动,所述转向腔与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向左传动通过换向装置可带动所述蜗杆轴先正转再反转,所述啮合腔上端壁与所述机身上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向右传动可带动位于右侧所述第二支承架内的前进装置中的前进轮转动带动设备前进,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前动力连接有贯穿三个所述啮合腔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电机轴位于后侧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的第四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与前侧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三个所述第五锥齿轮均为不完全齿轮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设置有第六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固定设置有可同时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延长装置包括所述蜗轮轴上位于所述滑移腔内固定设置的定齿轮,所述滑移腔右端壁上下滑动设置有与所述定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下端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端壁右侧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端转动设置有动齿轮,所述滑移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动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支承架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动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所述蜗杆轴位于所述转向腔内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所述蜗杆轴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转向腔左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转动过程中可先后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的第八锥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前进装置包括右侧所述第二支承架内设置的前进腔,所述前进腔左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位于所述前进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前进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向左延伸的前进轮轴,所述前进轮轴位于所述前进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间使用皮带连接,所述前进轮轴左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前进轮,左侧所述第二支承架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有延伸的从动前进轮轴,所述从动前进轮轴右端固定设置有与右侧所述前进轮啮合的所述前进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本设备可克服人工巡线精度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存在盲区等缺点;巡检装置本体的三个开合机构可伸缩和旋转,由三轮支撑,跨越塔架时,其中一个开合机构越障,另两个行走机构进行支撑前进,越障能力强,同时,巡检装置本体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携带方便,其应用对保障输电线路及通讯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内前后等距设置有三组开合机构100,所述开合机构10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向上的开合腔65,两所述开合腔65远离对称中心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合腔65下方接通设置有蜗轮蜗杆腔11,所述机身10内设置有转向腔43,所述机身10内位于所述转向腔43右侧设置有啮合腔42,左侧所述蜗轮蜗杆腔11左端壁与右侧所述蜗轮蜗杆腔11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腔43的蜗杆轴19,所述蜗杆轴19位于所述蜗轮蜗杆腔11内固定设置有蜗杆12,所述开合腔65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蜗轮轴24,所述蜗轮轴24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12啮合的蜗轮66,所述蜗轮轴2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架40,所述第一支承架40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移腔39,所述滑移腔39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承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前后等距设置有三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向上的开合腔,两所述开合腔远离对称中心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合腔下方接通设置有蜗轮蜗杆腔,所述机身内设置有转向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转向腔右侧设置有啮合腔,左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左端壁与右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腔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位于所述蜗轮蜗杆腔内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开合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间设置有转动延长装置,通过所述转动延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架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承架会往远离旋转中心滑动,所述转向腔与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向左传动通过换向装置可带动所述蜗杆轴先正转再反转,所述啮合腔上端壁与所述机身上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向右传动可带动位于右侧所述第二支承架内的前进装置中的前进轮转动带动设备前进,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前动力连接有贯穿三个所述啮合腔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电机轴位于后侧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的第四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与前侧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三个所述第五锥齿轮均为不完全齿轮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设置有第六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固定设置有可同时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和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越障巡检设备,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前后等距设置有三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向上的开合腔,两所述开合腔远离对称中心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合腔下方接通设置有蜗轮蜗杆腔,所述机身内设置有转向腔,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转向腔右侧设置有啮合腔,左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左端壁与右侧所述蜗轮蜗杆腔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贯穿所述转向腔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位于所述蜗轮蜗杆腔内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开合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间设置有转动延长装置,通过所述转动延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架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承架会往远离旋转中心滑动,所述转向腔与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向左传动通过换向装置可带动所述蜗杆轴先正转再反转,所述啮合腔上端壁与所述机身上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向右传动可带动位于右侧所述第二支承架内的前进装置中的前进轮转动带动设备前进,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前动力连接有贯穿三个所述啮合腔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电机轴位于后侧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的第四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与前侧所述啮合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五锥齿轮,三个所述第五锥齿轮均为不完全齿轮且依次啮合,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固定设置有第六锥齿轮,后侧所述啮合腔后端壁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转动设置有第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运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串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