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自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应用于服务行业的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清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及送餐机器人等。因自移动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独立完成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自移动机器人的底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强,且制动之后的稳定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移动机器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时加强机器人在行走和制动时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外壁套设有柔性支撑套,所述柔性支撑套外壁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驱动轮(2),所述驱动轮(2)外壁套设有柔性支撑套(3),所述柔性支撑套(3)外壁设有若干个凹槽(4),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于所述驱动轮(2)外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环(5),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环(5)相匹配的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顶部竖直设有若干个伺服电缸(7),所述伺服电缸(7)底部与所述支撑环(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5)底部设有若干个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包括两个第一柔性球(9),所述第一柔性球(9)底部设有第二柔性球(10),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驱动轮(2),所述驱动轮(2)外壁套设有柔性支撑套(3),所述柔性支撑套(3)外壁设有若干个凹槽(4),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于所述驱动轮(2)外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环(5),所述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环(5)相匹配的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顶部竖直设有若干个伺服电缸(7),所述伺服电缸(7)底部与所述支撑环(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5)底部设有若干个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包括两个第一柔性球(9),所述第一柔性球(9)底部设有第二柔性球(10),两个所述第一柔性球(9)之间设有第三柔性球(11),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壁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缓冲圈(12),所述缓冲圈(12)内部设有环形空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为圆盘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喜龙,戴亮,李海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