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流器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4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流器,包括: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为气缸,所述气缸具有气缸伸缩杆;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铰接;受流组件,所述受流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和保护连杆组件,所述保护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滑块相互铰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移动连接;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铰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气缸伸缩杆相互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受流器,能够有效减小气缸受到的纵向作用力,从而提高受流器的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受流器的轨道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流器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用充电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受流器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受流器通常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为轨道车辆从刚性供电轨进行动态取流,从而满足轨道车辆的电力需求。现有的受流器,参考附图1,包括气缸2、摆动机构和滑靴4。摆动机构包括主摆杆31、副摆杆32、转接座33、摆杆支座34和拉簧1。主摆杆31、副摆杆32、转接座33和摆杆支座34构成四连杆机构。副摆杆32具有副摆杆曲拐,拉簧1的一端连接副摆杆32的副摆杆曲拐24上,另外一端固定在拉簧座上,拉簧座和摆杆支座34都固定在机箱内。拉簧1用来张开四连杆机构。主摆杆31具有主摆杆曲拐,气缸2的气动拉杆11的自由端与主摆杆曲拐连接。气缸22充气时,气动拉杆11伸出,带动主摆杆31逆时针转动设定角度,将摆动机构收拢,滑靴4脱离导电轨,气缸2保持锁定。气缸2排气时进行解锁,气动拉杆11缩回,将摆动机构张开,滑靴4再次贴紧导电轨。但是现有的受流器,当导电轨对滑靴4产生振动或冲击时,转接座33向上移动,并带动主摆杆31逆时针转动,主摆杆曲拐会对气动拉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动力组件;/n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为气缸,所述气缸具有气缸伸缩杆;/n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铰接;/n受流组件,所述受流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和/n保护连杆组件,所述保护连杆组件包括:/n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滑块相互铰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移动连接;/n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铰接;/n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气缸伸缩杆相互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动力组件;
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为气缸,所述气缸具有气缸伸缩杆;
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铰接;
受流组件,所述受流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和
保护连杆组件,所述保护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滑块相互铰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移动连接;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铰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气缸伸缩杆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为折弯结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
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一端与所述滑块相互铰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互移动连接上;
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连接处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折弯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互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比例为5: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长度为120mm~160mm,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长度为70mm~110mm,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为95mm~1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谭宇文庞伟娟周宇航汤劲松马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