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根端面应力纹、褶皱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叶片成型领域,涉及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根端面应力纹、褶皱的方法。
技术介绍
应力纹是指在玻璃钢产品固化后,在产品叶根切割后端面玻纤钢层之间发现轴向存在微小裂纹的现象,玻璃钢之间的微小裂纹会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产生应力纹的主要原因:叶根玻纤布层数较多固化过程内部温度散热不及时形成温度梯度导致应力集中出现应力纹,叶根端面的应力纹问题频发,而且应力纹条数多、长度长,缺陷维修难度大、时间长,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利于各个基地的产品交付。褶皱是指在玻璃钢产品固化后,在产品表面(或切割后端面)发现的存在纤维弯曲变形的现象,由于纤维方向发生弯曲,与产品设计的纤维方向发生偏离,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螺栓预埋型叶片是目前行业内的主流叶型,但叶根端面的预埋件末端区域褶皱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叶片的产品质量,产生褶皱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预埋件为刚性材质,相对纯玻纤布区域形变小,真空抽紧后形成台阶,另一方面,玻纤 ...
【技术保护点】
1.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跟端面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翻边模具定位基准安装,将翻边模具放置在叶片的壳体模具上,固定在叶片的外圈,将翻边模具随型放置在指定位置,沿叶片纵向位置延伸,设置在叶片端口的后端,距离叶片端口0.05m-2m位置,翻边模具周边使用胶水粘接小木块,使小木块与叶片进行定位,长度和弦向均进行准确定位,粘接完小木块后要将翻边模具拆除,方便步骤S2的操作,小木块作为翻边模具在步骤S3中的安装基准;/nS2、铺放第一层纤维布,第一层玻纤布翻出壳体模具的法兰,贴合到承靠凸台的上端面,翻出翻边模具50mm-100mm;/nS3、安装翻边模具,按 ...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跟端面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翻边模具定位基准安装,将翻边模具放置在叶片的壳体模具上,固定在叶片的外圈,将翻边模具随型放置在指定位置,沿叶片纵向位置延伸,设置在叶片端口的后端,距离叶片端口0.05m-2m位置,翻边模具周边使用胶水粘接小木块,使小木块与叶片进行定位,长度和弦向均进行准确定位,粘接完小木块后要将翻边模具拆除,方便步骤S2的操作,小木块作为翻边模具在步骤S3中的安装基准;
S2、铺放第一层纤维布,第一层玻纤布翻出壳体模具的法兰,贴合到承靠凸台的上端面,翻出翻边模具50mm-100mm;
S3、安装翻边模具,按照S1中的位置,将翻边模具准确定位;
S4、铺预埋件下方玻纤布层:除第一层纤维布外,其余布层全部随型平滑铺放到翻边模具上,低于翻边模具10-20mm,逐层裁剪平齐;
S5、铺放预埋件及芯材;
S6、依次铺放玻璃钢垫板、过渡玻纤布、剩余玻纤布、灌注辅材和抽气系统;
剩余玻纤布:全部随型平滑铺放到翻边模具上,不允许高于翻边模具,低于翻边模具10-20mm即可;
铺放灌注辅材:导流网低于翻边模具20-30mm;
铺放抽气系统:使用脱模布翻出翻边模具,使用VAP抽气袋进行抽气;
S7、抽真空、灌注、固化,然后拆除翻边模具,切割叶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跟端面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翻边模具定位基准安装区域,叶片前端是包真空的区域,翻边模具的弦向内侧与壳体保证平滑过渡,无缝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翻边模具解决叶片叶跟端面褶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使用壁纸刀裁切,避免玻纤被带起,在步骤S6中,在预埋件末端下方LE前缘及TE后缘分别铺放一张玻璃钢垫板,1层长方形2AX-808手糊制作,孔径φ5mm,孔间距40mm;轴向:预埋件下方压50mm,芯材下方压50mm;弦向:平齐法兰端面,模腔内侧200mm幅宽;
预埋件末端平齐铺放2层2AX-808织物,幅宽依次为200mm,250mm;模腔内侧深度依次为300mm,350mm;铺层4层2AX-808织物,幅宽300mm,预埋件末端上方依次搭接50mm,100mm,150mm,200mm,弦向依次为250mm,300mm,350mm,400mm;
长度方向以预埋件末端为0点,向叶根方向为负,叶尖方向为正,弦向始终以第一水平板的面为基准向壳体内铺放玻纤布;
第一层定位位置:轴向-50mm到﹢250mm;弦向以第一水平板的面为基准向壳体内铺放弧长250mm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波,别春华,常军委,瞿立,宋伟,曹均强,杨静浩,龙朝勇,孙子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天津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