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4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轮一,转轮一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转轮二,转轮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外部啮合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杆一;通过外壳、转轴、转轮一、转轮二、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杆一、主动轮、转杆二、卡轮、转向轮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具备主动轮行进功能的同时也具备转向功能的机械机构,这样的机械结构保证了本装置只有在感应机构被触发之后才能发生转向,这样就可以保证了扫地机器人未被障碍物阻挡时的正常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而在这种需求下,智能家居的理念也就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智能家居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家电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智能扫地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但是现有的扫地机器人由于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前进,故而一般的扫地机器人的转向能力会较差,如果扫地机器人被较大的障碍物阻挡或者被障碍物卡住主动轮时,其很有可能被卡在原地,而且往往在这种状况下电机会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这样电机的超负荷运转极有可能会造成电机的损毁,进而使得扫地机器人不能正常运行。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具备自动避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扫地机器人由于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前进,故而一般的扫地机器人的转向能力会较差,如果扫地机器人被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包括外壳(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轮一(4),转轮一(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转轮二(5),转轮二(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6),锥齿轮一(6)的外部啮合有锥齿轮二(7),锥齿轮二(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杆一(8),转杆一(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二(10),转杆二(10)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卡轮(11),转杆二(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向轮(12),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N极(13),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S极(14),底座(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包括外壳(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轮一(4),转轮一(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转轮二(5),转轮二(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6),锥齿轮一(6)的外部啮合有锥齿轮二(7),锥齿轮二(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杆一(8),转杆一(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二(10),转杆二(10)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卡轮(11),转杆二(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向轮(12),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N极(13),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S极(14),底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15),压板(1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外部,转轮一(4)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转轮一(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杆,挡杆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所有挡杆以转轴(3)轴心为中心点均匀分布在转轮一(4)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二(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八个的短杆,并且所有短杆均匀分布在转轮二(5)的外部,短杆的规格与挡杆的规格相匹配,短杆活动连接在挡杆的外部,转轮二(5)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转杆一(8)也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锥齿轮二(7)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型扫地机器人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二(5)、锥齿轮一(6)、锥齿轮二(7)组成一个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有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新
申请(专利权)人:芯叶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