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糖姜茶粉生产设备
,特别是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红糖姜茶,又名生姜红糖、姜汁红糖,指的是生姜和红糖按一定配比制成的产品。从古到今,医书上以及保健书上都极力推荐生姜的保健功效。很多人都用生姜来养生,有驱寒除湿的功效,况且又没有任何副作用。现如今,红糖姜茶粉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物料的混合效果不理想以及搅拌不充分,且混合搅拌的效率较低,用时较长,无法满足原料搅拌或者分散的加工要求以及企业的生产效率,使用起来局限性非常大,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物料的混合效果不理想以及搅拌不充分,且混合搅拌的效率较低,用时较长,无法满足原料搅拌或者分散的加工要求以及企业的生产效率,使用起来局限性非 ...
【技术保护点】
1.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制备主料;步骤S2、加热浸提;步骤S3、过滤;步骤S4、制备微胶囊;步骤S5、浓缩;步骤S6、混合填充、步骤S7、反应;步骤S8、干燥;步骤S9、纳米级研磨;/n所述步骤S1:将红茶、生姜以及红枣按照比例制备;/n所述步骤S2:向所述步骤S1所得主料中加纯净水,进行混合,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提;/n所述步骤S3:将所述步骤S2所得浸提液进行过滤;/n所述步骤S4:将复合壁材溶解于纯净水,均质后加入所述步骤3所得过滤液,进行超声包埋;/n所述步骤S5:将所述步骤S4所得的微胶囊液进行真空浓缩; ...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制备主料;步骤S2、加热浸提;步骤S3、过滤;步骤S4、制备微胶囊;步骤S5、浓缩;步骤S6、混合填充、步骤S7、反应;步骤S8、干燥;步骤S9、纳米级研磨;
所述步骤S1:将红茶、生姜以及红枣按照比例制备;
所述步骤S2:向所述步骤S1所得主料中加纯净水,进行混合,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进行加热浸提;
所述步骤S3:将所述步骤S2所得浸提液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S4:将复合壁材溶解于纯净水,均质后加入所述步骤3所得过滤液,进行超声包埋;
所述步骤S5:将所述步骤S4所得的微胶囊液进行真空浓缩;
所述步骤S6:向所述步骤S5所得的浓缩液中添加葡萄糖、L-丝氨酸、L-苏氨酸、L-丙氨酸,进行混合;
所述步骤S7:将所述步骤S6所得混合物放入恒温箱进行美拉德反应;
步骤S8:将所述步骤S7所得反应物进行干燥,获得茶粉,向茶粉中添加红糖,混合均匀后过筛获得速溶红糖姜茶粉;
步骤S9:将所述步骤S8所述红糖姜茶粉通过纳米研磨机进行纳米级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美拉德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70℃,反应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纯净水是所述步骤S3所得过滤液重量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S4的复合壁材是步骤S3所得过滤液重量的3.2%~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所得的浓缩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35%。
6.纳米速溶红糖姜茶粉的加工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搅碎混合机构;
所述搅碎混合机构包括:破碎结构、进料斗(2)以及双向混合结构;
所述破碎结构安置于机体(1)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