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8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变器隔离结构,包括安装框架和绝缘罩,安装框架用于连接逆变焊机的箱体和散热器,安装框架与箱体围合形成有用于供逆变器容置的容置腔,安装框架上开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与容置腔连通,绝缘罩封盖于避让孔的外侧,并夹设于安装框架和散热器之间,绝缘罩上设有用于供逆变器固定的安装位;还提供了一种逆变焊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通过安装框架和绝缘罩将逆变器与逆变焊机内部的其它组件隔离开,即使逆变焊机内部的空间变小,只要具有足够安装安装框架和绝缘罩的空间,即可防止逆变器与其它组件接触或者发生爬电现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逆变焊机无法兼顾体积小和逆变器绝缘效果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
本技术属于压电发电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逆变器是逆变焊机的核心组件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逆变焊机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使得逆变焊机内部的空间变小,这势必导致逆变器与其它组件之间的间距缩小,容易造成逆变器与其它组件之间发生爬电等危险现象,影响了逆变器的绝缘效果,使得逆变焊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包括但不限于解决逆变焊机无法兼顾体积小和逆变器绝缘效果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隔离结构,包括:安装框架,用于连接逆变焊机的箱体和散热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箱体围合形成有用于供逆变器容置的容置腔,所述安装框架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及绝缘罩,封盖于所述避让孔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绝缘罩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逆变器固定的安装位。可选地,所述绝缘罩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围绕于所述安装位的四周,并可嵌入于所述避让孔中。可选地,所述安装位上设有格栅,所述格栅的位置与所述逆变器的电路板的位置对应。可选地,所述安装位上凸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逆变器的电路板的安装孔匹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可选地,所述安装位上凸设有用于与所述逆变器的电路板的安装孔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凸设有用于插接于所述安装孔中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柱和所述连接柱绕所述格栅周向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安装位上凸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多个线卡,多个所述线卡绕所述格栅周向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安装框架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可选地,所述绝缘罩的背离所述安装框架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散热器伸入的定位槽。可选地,所述安装位上开设有多个镂空区域。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逆变焊机,包括箱体、逆变器、散热器和上述逆变器隔离结构,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绝缘罩依次紧固于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紧固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本技术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及逆变焊机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安装框架和绝缘罩将逆变器与逆变焊机内部的其它组件隔离开,即使逆变焊机内部的空间变小,只要具有足够安装安装框架和绝缘罩的空间,即可防止逆变器与其它组件接触或者发生爬电现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逆变焊机无法兼顾体积小和逆变器绝缘效果好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逆变器绝缘效果,有利于逆变焊机的小型化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逆变器隔离结构、20—逆变器、30—散热器、11—安装框架、12—绝缘罩、111—容置腔、112—避让孔、113—过线孔、120—安装位、121—定位凸缘、122—格栅、123—连接柱、124—定位柱、125—线卡、126—镂空区域、200—安装孔、1240—定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置在逆变焊机上的逆变器隔离结构10,包括安装框架11和绝缘罩12,其中,安装框架11用于连接逆变焊机的箱体和散热器30,安装框架11与箱体围合形成有用于供逆变器20容置的容置腔111,在安装框架11上开设有避让孔112,并且避让孔112与容置腔111连通;绝缘罩12封盖在避让孔112的外侧,并且绝缘罩12夹设在安装框架11和散热器30之间,此处在绝缘罩12上设置有用于供逆变器20固定的安装位120。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框架11采用钣金材料或者工程塑料等制成,绝缘罩12采用具有绝缘、导热特性的材料制成,避让孔112用于避让逆变器20、避免逆变器20与安装框架11接触。逆变器隔离结构10进行组装时,可以首先通过螺钉将散热器30和绝缘罩12固定在安装框架11上,接着再通过螺钉件逆变器20固定在绝缘罩12上。本申请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10,通过安装框架11和绝缘罩12将逆变器20与逆变焊机内部的其它组件隔离开,即使逆变焊机内部的空间变小,只要具有足够安装安装框架11和绝缘罩12的空间,即可防止逆变器20与其它组件接触或者发生爬电现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逆变焊机无法兼顾体积小和逆变器绝缘效果好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逆变器绝缘效果,有利于逆变焊机的小型化设计。可选地,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绝缘罩12的朝向安装框架11的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缘121,定位凸缘121围绕在安装位120的四周,并且定位凸缘121可以嵌入在避让孔112中,即通过定位凸缘121嵌入避让孔112中,绝缘罩12可以卡接在安装框架11上,完成定位。这样不仅有利于绝缘罩12快速定位,提高了绝缘罩12与安装框架11的组装效率,而且通过定位凸缘121可以更好地封闭避让孔112,防止了灰尘等污染物从避让孔112进入容置腔111内污染逆变器20。可选地,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逆变器隔离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安装位120上设置有格栅122,格栅122的位置与逆变器20的电路板的位置对应,即在逆变焊机中,格栅122支撑在逆变器20的电路板的背面上。此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框架,用于连接逆变焊机的箱体和散热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箱体围合形成有用于供逆变器容置的容置腔,所述安装框架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及/n绝缘罩,封盖于所述避让孔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绝缘罩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逆变器固定的安装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架,用于连接逆变焊机的箱体和散热器,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箱体围合形成有用于供逆变器容置的容置腔,所述安装框架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及
绝缘罩,封盖于所述避让孔的外侧,并夹设于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绝缘罩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逆变器固定的安装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的朝向所述安装框架的表面上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围绕于所述安装位的四周,并可嵌入于所述避让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上设有格栅,所述格栅的位置与所述逆变器的电路板的位置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上凸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逆变器的电路板的安装孔匹配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冰王译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