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集成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7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驱动集成式电机包括机座、转子组件、定子绕组和驱动控制板,机座具有相对的装配端和驱动端,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容置在机座内并部分伸出驱动端,定子绕组容置在机座内并绕设在转子组件外,驱动控制板设置在驱动端,驱动控制板与定子绕组电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集成式电机,集成化程度高,整机占用空间小,并能够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集成式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
技术介绍
在电机领域,特别是高速电机领域,通常需要额外设置驱动器来实现对电机的转速控制,现有技术中通常将驱动器与电机分体设置,并通过外接导线实现电连接,电机及驱动部分主要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进行机械连接,整体体积庞大。外观上可以明显识别控制器与电机的布局位置,导致集成后的整体外形不规则,空间占用大,且重量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其能够使得电机与驱动之间集成化程度高,使得整机占用空间小,并能够实现轻量化。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包括机座、转子组件、定子绕组和驱动控制板,所述机座具有相对的装配端和驱动端,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驱动端,所述定子绕组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绕设在所述转子组件外,所述驱动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驱动端,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端开设有向内延伸至所述定子绕组的导电孔,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穿过所述导电孔并与所述定子绕组连接,以使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件包括铜柱,所述铜柱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且所述铜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控制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孔并与所述定子绕组的出线端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控制板的形状与所述驱动端的端面轮廓相匹配,并紧贴在所述驱动端,且所述驱动控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子组件伸出的装配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集成式电机还包括驱动盖板,所述驱动盖板设置在所述驱动端,并盖设在所述驱动控制板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盖板的边缘与所述驱动端的端面边缘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盖板内侧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驱动控制板的密封内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圆筒磁钢和转子套,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驱动端,所述圆筒磁钢紧配绕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套套设在所述圆筒磁钢上,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所述转子套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筒磁钢的两端设置有转子挡板,所述转子挡板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用于对所述圆筒磁钢进行限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端开设有与所述机座的内部连通的装配开口,所述装配开口处设置有尾盖,所述尾盖与所述机座可拆卸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集成式电机还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子组件伸出所述驱动端的部分传动连接,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控制板远离所述机座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控制板间隔设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将驱动控制板设置在机座的装配端,且驱动控制板与定子绕组电连接,采用驱动控制板实现与定子绕组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将驱动控制板集成设置在机座上,避免了驱动控制板与电机之间分体设置,从而能够使得电机与驱动之间集成化程度高,使得整机占用空间小,同时无需额外设置专门用于承载驱动器的壳体,并采用板状驱动器,大大减轻了设备质量,能够达到轻量化要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驱动集成式电机,集成化程度高,整机占用空间小,并能够实现轻量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集成式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集成式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驱动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驱动集成式电机;110-机座;111-装配端;113-驱动端;115-容置内腔;117-尾盖;119-导电孔;130-转子组件;131-转轴;133-圆筒磁钢;135-转子套;137-转子挡板;150-定子绕组;170-驱动控制板;171-电连接件;190-驱动盖板;191-密封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器与电机之间往往是分体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导致整机体积庞大,且无法实现轻量化,同时现有的分体式设置方式,导致驱动器与电机之间的电连接线只能采用外露拉线的方式连接,使得导线暴露在外,安全性低。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100,其采用集成式设置,使得整机体积大大减小,同时能够实现整机轻量化,并且采用导线内置连接的形式,避免了导线外露,大大提高了整机安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集成式电机100,包括机座110、转子组件130、定子绕组150、驱动控制板170和叶轮(图未示),机座110具有相对的装配端111和驱动端113,转子组件130可转动地容置在机座110内并部分伸出驱动端113,定子绕组150容置在机座110内并绕设在转子组件130外,驱动控制板170设置在驱动端113,驱动控制板170与定子绕组150电连接。叶轮与转子组件130伸出驱动端113的部分传动连接,且叶轮设置在驱动控制板170远离机座110的一侧,并与驱动控制板170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板170呈圆盘状,且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转子组件、定子绕组和驱动控制板,所述机座具有相对的装配端和驱动端,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驱动端,所述定子绕组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绕设在所述转子组件外,所述驱动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驱动端,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转子组件、定子绕组和驱动控制板,所述机座具有相对的装配端和驱动端,所述转子组件可转动地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部分伸出所述驱动端,所述定子绕组容置在所述机座内并绕设在所述转子组件外,所述驱动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驱动端,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开设有向内延伸至所述定子绕组的导电孔,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设置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穿过所述导电孔并与所述定子绕组连接,以使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铜柱,所述铜柱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且所述铜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驱动控制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电孔并与所述定子绕组的出线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板的形状与所述驱动端的端面轮廓相匹配,并紧贴在所述驱动端,且所述驱动控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子组件伸出的装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集成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集成式电机还包括驱动盖板,所述驱动盖板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禹王代明易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