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33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公开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发光灯条,发光灯条包括电路基板、排布在电路基板上的多条线路以及通过多条线路电连接在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光源,其中,多个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多条线路在电路基板上形成凹凸面,凹凸面与导光板的表面相对;及液态胶,凹凸面通过液态胶粘贴于导光板的表面,并且液态胶填充凹凸面。通过本公开,弥补灯条无法充分粘合导光板的缺陷,能够有效保持灯条与导光板紧密固定,避免灯条上的光源偏离导光板,从而能够保证射入导光板的光线充足,保持稳定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液晶电视、手机、平板等显示屏不但显示图像趋于高清化,而且在视觉上趋于全屏化。显示屏主要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后方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导光板和灯条(LEDBar)。为实现高清化的显示效果,需要将灯条中LED灯射出的光线全部导入到导光板中,因此需要将灯条与导光板之间紧密固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双面胶将导光板与灯条粘合一起的,组装时,施加以一定力量使双面胶体得到充分激活(即胶体充分与被粘结物接触),实现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的紧密固定。然而,采用双面胶粘贴导光板与灯条时,双面胶体的激活率在80%以下,特别是在灯条表面不平整时,双面胶体很难与灯条表面充分接触,导光板与灯条之间粘贴不充分,导致LED灯脱离导光板的入光面,使导光板的入射光线不足,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背光模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光板;/n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包括电路基板、排布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条线路以及通过多条所述线路电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光源,其中,所述多个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多条所述线路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形成凹凸面,所述凹凸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相对;及/n液态胶,所述凹凸面通过所述液态胶粘贴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表面,并且所述液态胶填充所述凹凸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
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包括电路基板、排布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条线路以及通过多条所述线路电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光源,其中,所述多个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多条所述线路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形成凹凸面,所述凹凸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相对;及
液态胶,所述凹凸面通过所述液态胶粘贴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表面,并且所述液态胶填充所述凹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凹凸面的止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由覆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铜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箔的厚度高于或等于所述凹凸面中的凸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止挡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止挡部可嵌入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固定所述多个光源。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乔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