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转换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00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其包含波长转换层、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及透明下阻气阻水层。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以及多个量子点。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包含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以及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上表面上。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包含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以及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透明下阻气阻水层以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下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长转换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尤其涉及阻气阻水效果不易失效、减薄且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
技术介绍
众所皆知,液晶显示系统通过液晶面板来显示影像。但是,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必须通过所谓的背光装置来达到发光功能,因此背光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重要的零组件。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波长转换元件则是背光装置的重要元件。目前已有背光装置的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波长转换元件采用量子点来提升显示的品质。量子点是成纳米晶体形式的半导体,能提供替换的显示。量子点的电子特性通常由纳米晶体的尺寸与形状决定。相同材料的量子点,但具有不同的尺寸,可以在激发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更具体地,量子点发射光线的波长随量子点的大小和形状而变化。在一范例中,较大颗的量子点可以发射较长波长的光(例如,红光),而较小颗的量子点可以发射较短波长的光(例如,蓝光或紫光)。例如,硒化镉(CdSe)形成的量子从点可以逐渐调变,从直径为5nm的量子点发射在可见光谱的红光区域,到直径为1.5nm的量子点发射紫光区域。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可以发射从波长约460nm(蓝光)到波长约650nm(红光)的整个可见光波长。量子点技术应用于液晶显示系统,可大幅度提升液晶显示系统的色域和色彩鲜艳度,并且降低能耗。关于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现有技术,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层的上、下表面上需要接合上、下透明阻气阻水层,以阻绝波长转换层接触空气、水汽。波长转换层的形成是将紫外线固化型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热固型环氧树脂涂布在上、下透明阻气阻水层之间,再行固化而成透明高分子基材。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于透明高分子基材内。一般的透明阻气阻水层是采用透明高分子基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基材),在一面的表面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或物理气相沉积法(PVD)被覆氧化铝等有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氧化铝等有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的厚度约为1μm。现有技术的透明阻气阻水层大多还会在氧化铝等有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厚度约为1μm的增黏底涂料薄膜,以利后续与波长转换层接合。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造过程中,透明阻气阻水层会通过滚轮造成本身受到拉扯。透明阻气阻水层的透明高分子基材的厚度若是薄(例如,约十几微米的厚度),氧化铝等有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很可能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造过程中发生损伤,进而造成透明阻气阻水层的阻气阻水效果失效。所以,现有技术的透明阻气阻水层大多采用厚的透明高分子基材,让其在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造过程中能承受拉扯,以避免氧化铝等有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发生损伤。现有技术的透明阻气阻水层的厚度约为50~100μm。然而,采用厚度较厚的上、下透明阻气阻水层,导致涂布在上、下透明阻气阻水层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热固型环氧树脂的厚度也随之加厚,厚度约为100μm。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包含量子点的波长转换元件厚度甚厚,厚度约为200~300μm,导致在制造上耗费材料多、成本高,光线通过较厚的波长转换元件其光衰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波长转换元件包含量子点,其本身的阻气阻水效果在制造过程中不易失效,并且其本身的厚度也大幅减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波长转换元件包含波长转换层、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及透明下阻气阻水层。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以及多个量子点。多个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于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内。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一上表面以及第一下表面。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包含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以及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二上表面以及第二下表面。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第二下表面上。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一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上。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二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第一上表面上。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包含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以及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三上表面以及第三下表面。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第三上表面上。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三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第三透明高分基材上。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四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透明下阻气阻水层以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的一下表面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分别可以由聚硫环氧树脂、聚乙烯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等软性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所形成。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可以是第一有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致使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具有第一水气穿透率范围为0.1~0.05g/m2·天。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可以是第二有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致使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具有第二水气穿透率范围为0.1~0.05g/m2·天。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以及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分别可以由SiCxOy、AlOz、类钻石碳等无机材料所形成,其中1<x<2,0<y<1,1<z<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透明上阻气阻水层进一步包含第一扩散薄膜。第一扩散薄膜被覆于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第二上表面上。第一扩散薄膜具有第一雾度范围为50~90%。透明下阻气阻水层进一步包含第二扩散薄膜。第二扩散薄膜被覆于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的第三下表面上。第二扩散薄膜具有第二雾度范围为0~5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以及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分别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酰亚胺(polyimide)、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乙烯基(polyvinyl)、聚-二乙炔(poly-diacetylene)、聚亚苯基亚乙烯基(polyphenylene-vinylene)、多肽(polypeptide)、多醣(polysaccharide)、聚砜(polysulfone)、聚吡咯(polypyrrole)、聚咪唑(polyimidazole)、聚噻吩(polythiophene)、聚醚(polyether)、环氧树脂(epoxy)、二氧化硅凝胶(silicagel)、硅氧烷(siloxane)、多磷酸盐(polyphosphate)、水凝胶(hydrogel)、琼脂糖(agarose)、纤维素(cellulose)等软性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所形成。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含:/n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以及多个量子点,所述多个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内,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一上表面以及第一下表面;/n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包含:/n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二上表面以及第二下表面;/n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二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一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以及/n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上,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二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其中所述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一上表面上;以及/n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包含:/n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三上表面以及第三下表面;/n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三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三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以及/n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上,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四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其中所述透明下阻气阻水层以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一下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含:
波长转换层,包含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以及多个量子点,所述多个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内,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一上表面以及第一下表面;
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包含:
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二上表面以及第二下表面;
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二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二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一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以及
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一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上,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二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其中所述透明上阻气阻水层以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一上表面上;以及
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包含:
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具有第三上表面以及第三下表面;
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三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三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具有第三厚度范围为0.5μm至1.5μm;以及
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被覆于所述第二无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上,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具有第四厚度范围为0.5μm至3μm,其中所述透明下阻气阻水层以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接合于所述第一透明高分子基材的所述第一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分别由选自由聚硫环氧树脂、聚乙烯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聚苯乙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其一所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是第一有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致使所述透明上阻气阻水层具有第一水气穿透率范围为0.1~0.05g/m2·天,所述第二透明有机材料保护薄膜是第二有机材料阻气阻水薄膜,致使所述透明下阻气阻水层具有第二水气穿透率范围为0.1~0.05g/m2·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睿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