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6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包括背光源本体,背光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机构,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两个左侧限位槽与两个右侧限位槽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通过设置背光源本体、底板、活动槽、定位机构、限位槽、限位机构、第一通孔、滑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背光源不便于进行定位,在安装背光源时,需要对背光源进行定位,否则会导致背光源安装时出现偏差,影响对液晶显示器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在对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形或是对光线调制要使用到背光源,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不便于对背光源进行定位,在安装背光源时,需要对背光源进行定位,否则会导致背光源安装时出现偏差,影响对液晶显示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具备便于对背光源进行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背光源不便于进行定位,在安装背光源时,需要对背光源进行定位,否则会导致背光源安装时出现偏差,影响对液晶显示器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包括背光源本体,所述背光源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机构,所述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两个左侧限位槽与两个右侧限位槽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限位槽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槽远离滑槽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底板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两个左侧固定块和两个右侧固定块相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贯穿底板并延伸至活动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柱靠近滑槽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限位柱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滑槽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柱远离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调节槽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底板的外侧,所述调节杆的前侧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柱。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柱配合使用的第五通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靠近活动槽内壁的一侧与活动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块靠近第一通孔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块靠近背光源本体的一侧与背光源本体接触,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柱靠近第五通孔内壁的一侧与第五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靠近第二通孔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滑块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杆靠近调节槽内壁的一侧与调节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柱的前侧和后侧均与第三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背光源本体、底板、活动槽、定位机构、限位槽、限位机构、第一通孔、滑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背光源不便于进行定位,在安装背光源时,需要对背光源进行定位,否则会导致背光源安装时出现偏差,影响对液晶显示器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对背光源本体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背光源本体起到限位作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对定位机构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定位机构进行使用。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五通孔,能够对限位柱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使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能够对连接块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连接块,能够带动定位块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设置定位块,能够对背光源本体起到定位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能够对固定块起到复位作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柱和固定槽,能够对固定块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对限位柱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柱,能够对滑块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设置滑块,能够对限位柱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调节杆和调节槽,能够对限位柱起到调节作用,通过设置定位柱,能够对调节杆起到定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前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背光源本体;2、底板;3、活动槽;4、定位机构;5、限位槽;6、限位机构;7、第一通孔;8、滑槽;9、第二通孔;10、第三通孔;11、第五通孔;401、固定块;402、连接块;403、定位块;404、第一弹簧;405、固定槽;601、限位柱;602、第二弹簧;603、连接柱;604、滑块;605、调节槽;606、调节杆;607、第四通孔;608、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包括背光源本体1,背光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活动槽3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4,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限位机构6,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7,两个左侧限位槽5与两个右侧限位槽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靠近限位槽5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9,限位槽5远离滑槽8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10。参考图2,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块401,固定块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2,连接块402的顶部穿过第一通孔7并延伸至底板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03,两个左侧固定块401和两个右侧固定块401相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4,固定块401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固定槽40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4,能够对背光源本体1起到定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背光源本体1起到限位作用。参考图2和图3,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柱601,限位柱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限位柱601的顶部贯穿底板2并延伸至活动槽3的内腔,限位柱601靠近滑槽8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柱603,连接柱603远离限位柱601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9并延伸至滑槽8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滑块604,限位柱601远离连接柱603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605,调节槽605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杆606,调节杆606远离调节槽605的一侧穿过第二通孔9并延伸至底板2的外侧,调节杆606的前侧开设有第四通孔607,第四通孔607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柱60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6,能够对定位机构4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定位机构4进行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包括背光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限位机构(6),所述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7),两个左侧限位槽(5)与两个右侧限位槽(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靠近限位槽(5)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9),所述限位槽(5)远离滑槽(8)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包括背光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机构(4),所述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的内腔设置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限位机构(6),所述活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4)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7),两个左侧限位槽(5)与两个右侧限位槽(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靠近限位槽(5)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9),所述限位槽(5)远离滑槽(8)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块(401),所述固定块(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2),所述连接块(402)的顶部穿过第一通孔(7)并延伸至底板(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03),两个左侧固定块(401)和两个右侧固定块(401)相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4),所述固定块(401)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固定槽(4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柱(601),所述限位柱(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所述限位柱(601)的顶部贯穿底板(2)并延伸至活动槽(3)的内腔,所述限位柱(601)靠近滑槽(8)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柱(603),所述连接柱(603)远离限位柱(601)的一侧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言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