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单元、装置及其构成的温开水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11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单元、装置及其构成的温开水机。热交换单元包括流道构件一、传热板一、传热板二,所述流道构件一从中心向外或者从外向中心盘绕设置,在绕成盘状的相邻流道构件一本体之间设有间隙,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大小与盘绕设置的流道构件一相匹配,且对应流道构件一盘绕分布的位置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分别通过凹槽与流道构件一匹配扣接,相邻流道构件一本体之间的间隙与传热板一、传热板二构成热水流道一,热水流道一位于中心的一端构成温水接口一,热水流道一位于外侧的一端构成流道端口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单元在同样体积的腔体容积下流道的分布长度大于现有热交换单元的流道长度,其热交换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交换单元、装置及其构成的温开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单元、装置及其构成的温开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使用饮水机(开水机)。饮水机开水机是将常温水(冷水)加热至热开水,以便用户饮用的装置。目前的即热式开水机,普遍仅具有提供热开水(温度很高)功能,若用户需要饮用温开水,则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以使热开水的温度慢慢下降,直至满足用户饮用的温度要求,给用户饮用造成诸多制约和不便。现有技术中,公知领域中的饮水机出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水,一种是未经加热的凉水,用户需要使用温水的通常做法是接一部分开水、一部分凉水混合形成温水,但是由于冷水未被加热过,因此该部分的饮用水有可能残余细菌,对用户的健康会造成影响。也有一些温开水机,通过增设热交换器,以便用户饮用温开水时,热开水经热交换器,将部分热量传递给流经热交换器上的冷水,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作用。但是这类热交换器使用的热交换单元结构一般采用进水水管盘绕或者排列构成,这种结构排布空间浪费较大,热交换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少占用空间、热交换效率高的热交换单元、热交换装置及其构成的温开水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单元,包括流道构件一、传热板一、传热板二,所述流道构件一从中心向外或者从外向中心盘绕设置,在绕成盘状的相邻流道构件一本体之间设有间隙,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大小与盘绕设置的流道构件一相匹配,且对应流道构件一盘绕分布的位置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分别通过凹槽与流道构件一匹配扣接,相邻流道构件一本体之间的间隙与传热板一、传热板二构成热水流道一,热水流道一位于中心的一端构成温水接口一,热水流道一位于外侧的一端构成流道端口二。现有的开水机中所用的热交换单元或者热交换结构,一般都是采用金属管盘绕成不同的各种形状置于流体腔体中进行热交换,由于金属管内部的管道空间为流体通过的通道,所以金属管道在进行弯折分布或者成盘管分布时,为了保证弯折不影响内部通道变得过窄,其弯折的幅度不可能很大,因此金属管弯折分布所占用的空间会较大。特别是做成圆盘状的盘绕形状时,考虑到水管弯折幅度不影响内部通道变得过窄、以及弯折水管操作施工的困难程度,水管中间部分必然会形成一个中空的部分,这部分的空间是不能进行热交换的浪费空间。本方案的热交换单元不采用金属管道,而是通过流道构件一、传热板一、传热板二三个构件装配构成,流道构件一可以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构成,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流道构件一进行弯折分布或者成盘管分布不会影响流道变窄,其分布形状确定后,用与其分布形状匹配的传热板一、传热板二扣接即可,传热板一、传热板二可以采用模具生产,这种采用流道构件一、传热板一、传热板二三个构件装配构成热交换单元,不存在弯折会导致流道变窄的问题,因此其分布可以很紧凑,即使呈圆盘状分布的时候,其中间的部分也不会形成中空的部分,因此该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同样体积的腔体容积下流道的分布长度高于现有热交换单元的流道分布长度,因此其热交换效率更高。具体地,所述流道构件一盘绕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螺旋形。当然,流道构件一也可以盘绕成其他的形状。一种上述热交换单元构成的热交换装置,包括盖板一、盖板二,盖板一、盖板二构成有腔体,热交换单元置于腔体内,盖板二上设有与腔体接通的原水接头一、与流道端口二接通的热水接头,盖板一上设有与温水接口一接通的温水出口。本方案的热交换装置基于上述热交换单元构成,因此在同等热交换需求的情况下,本方案热交换装置所占用的体积可以更小。具体地,所述腔体内设有两个热交换单元,其中一个热交换单元的热水接口与热水接头接通,流道端口一与第二个热交换单元的流道端口二接通,第二个热交换单元的温水接口一与温水出口接通。基于本热交换单元的分布结构和分布特点,一种一个水口在中部,一个水口在边缘,做成上下两个热交换单元的形式,可以热交换单元的热水进口在中部进入,也在中部输出,方便结构设计和安排。所述位于上端的热交换单元的上部设有与原水接通的原水进口三。所述两个热交换单元之间设有与原水接通的原水进口二,所述位于下端的热交换单元的下部设有与原水接通的原水进口一。所述位于上端的热交换单元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原水过道一,且该热交换单元与盖板一之间构成有原水流道三;所述位于下端的热交换单元的侧边位置处设有原水过道三,该热交换单元与盖板二之间构成有原水流道四;所述两个热交换单元之间构成有原水流道二。一种两级热交换装置,包括两个上述热交换装置,其中一个热交换装置的盖板一上还设有与腔体接通的原水接口二,该热交换装置的温水出口与另一个热交换装置的热水接头接通,原水接口二与另一个热交换装置的原水接头一接通。当然,根据热交换的需求,也可以做成多级。一种包含上述热交换装置的温开水机,包括水合盖、水合座、出水嘴、切换阀、电热体、水泵,水合盖、水合座构成有原水腔体,热交换装置置于原水腔体内,水合座上设有与原水接头一接通的水合冷水进口、与热水接头的水合热水进口,水合盖上设有与温水出口接通的水合热水出口、与原水腔体接通的水合冷水出口,水合冷水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电热体、切换阀接通,切换阀的水路一路通过管路与出水嘴接通,另一路通过管路与水合热水进口接通,水合热水出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嘴接通,原水通过管路依次与水泵、水合冷水进口接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热交换单元、热交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同样体积的腔体容积下流道的分布长度高于现有热交换单元的流道分布长度,因此其热交换效率更高。(2)本技术的热交换单元、热交换装置在同等热交换需求的情况下,所占用的体积可以更小。(3)本技术的温开水机,可以实现将烧开后水温降低至适宜的温度,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图4为两级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温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热交换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01---盖板一,02---传热板一,03---传热板二,04---原水过道一,05---原水过道二,06---温水出口,07---温水接口一,08---热水流道一,09---流道构件一,10---原水流道一,11---热水过道,12---原水流道二,13---中心板,14---原水流道三,15---流道构件二,16---热水流道二,17---封垫,18---热水接口,19---浮球一,20---热水接头,21---接头构件,22---浮球二,23---原水接头一,24---封圈一,25---传热板三,26---传热板四,27---盖板二,28---原水进口一,29---原水进口二,30---原水进口三,31---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构件一(09)、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所述流道构件一(09)从中心向外或者从外向中心盘绕设置,在绕成盘状的相邻流道构件一(09)本体之间设有间隙,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大小与盘绕设置的流道构件一(09)相匹配,且对应流道构件一(09)盘绕分布的位置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分别通过凹槽与流道构件一(09)匹配扣接,相邻流道构件一(09)本体之间的间隙与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构成热水流道一(08),热水流道一(08)位于中心的一端构成温水接口一(07),热水流道一(08)位于外侧的一端构成流道端口二(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构件一(09)、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所述流道构件一(09)从中心向外或者从外向中心盘绕设置,在绕成盘状的相邻流道构件一(09)本体之间设有间隙,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大小与盘绕设置的流道构件一(09)相匹配,且对应流道构件一(09)盘绕分布的位置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分别通过凹槽与流道构件一(09)匹配扣接,相邻流道构件一(09)本体之间的间隙与传热板一(02)、传热板二(03)构成热水流道一(08),热水流道一(08)位于中心的一端构成温水接口一(07),热水流道一(08)位于外侧的一端构成流道端口二(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构件一(09)盘绕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螺旋形。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交换单元构成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一(01)、盖板二(27),盖板一(01)、盖板二(27)构成有腔体,热交换单元置于腔体内,盖板二(27)上设有与腔体接通的原水接头一(23)、与流道端口二(33)接通的热水接头(20),盖板一(01)上设有与温水接口一(07)接通的温水出口(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两个热交换单元,其中一个热交换单元的热水接口(18)与热水接头(20)接通,流道端口一(32)与第二个热交换单元的流道端口二(33)接通,第二个热交换单元的温水接口一(07)与温水出口(06)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热交换单元中位于上端的热交换单元的上部设有与原水接通的原水进口三(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川渡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