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1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型且高性能的摄像透镜,其中,从物体侧起,顺次备有:第1透镜,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其将凹面向着物体侧,并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其在光轴近旁的形状为将凸面向着物体侧的正的弯月形状,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7<f1/f<1.3……(1)、0.25<D2/f<0.50……(2)、55<υ123……(3)、|υ123-υ2|<5……(4)。其中,f是全系统的焦距;f1是第1透镜(G1)的焦距,D2是光轴Z1上的第1透镜(G1)和第2透镜(G2)的间隔,υ123是第1透镜、第2透镜和第3透镜的阿贝数的平均,υ2是第2透镜的阿贝数。通过使用制造性和成本降低的透镜材料,能够在维持与高像素化相对应的高像差性能的同时,充分确保用于配置快门机构的内部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备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的摄像机器,例如数字静物摄像机、带有摄像机的便携式电话、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等的摄像透镜
技术介绍
近年来,CCD和CMOS等摄像元件正向小型化和高像素化进展。为此,即使对于摄像机主体乃至载置于其中的摄像透镜,也要求信息且高性能。为了小型化,需要全长的缩短化和小直径化(与光轴垂直的直径方向的小型化)。另外,通常在摄像光学系统中,除了小型化外,也要求焦阑(tele-center)性,即主光线向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度相对于光轴接近于平行(摄像面的入射角度相对于摄像面的法线接近于零)。为了确保焦阑性,尽可能将光学光阑配置于靠近物体侧是较为有利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整体具有3枚透镜,并将光学孔径光阑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侧的构成的摄像透镜。另外,在对比文献2中,公开了作为整体具有3枚的透镜,并将光学孔径光阑配置于第1透镜和第2透镜之间的构成的摄像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顺次备有:第1透镜G1,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G2,其将凹面向着物体侧,并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G3,其在光轴近旁的形状为将凸面向着物体侧的正的弯月形状,所述第 1透镜、所述第2透镜和所述第3透镜中的至少1个面为非球面,并满足以下条件式:0.7<f1/f<1.3……(1)0.25<D2/f<0.50……(2)55<υ123……(3)|υ123-υ2|<5   ……(4)其中,f:全系统的焦距;f1: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贤一谷山实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