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7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本体和两个第二预制构件本体,第一预制构件本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及垂直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第二预制构件本体插接配合;第二预制构件本体包括支撑板及与支撑板垂直连接的插接板,且插接板插入连接板端部后,在插接板与第一预制构件本体之间形成注浆通道。利用第一预制构件本体和两个第二预制构件本体拼接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构件,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通过在拼接后形成的注浆通道中注入混凝土浆,确保拼接的整体性,同时利用插接的方式拼接以及注浆实现固定的方式,装配方便且连接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混凝土现场浇筑式建筑,无疑是一大进步,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可进行现场组装,则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标准化,质量可控,高效快捷,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目前已有一些装配式结构相关研究,对于预制构件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刚性连接棒或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锁定,此类连接方式现场操作工序复杂,效率低,而且,预制构件需要出筋设置,钢筋布置复杂,给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带来不便。另外,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整体性是保证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的关键。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存在整体性不足,制作、施工繁琐的现象。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预制构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制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各部件之间连接稳定,能够提升整体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和两个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其中:/n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110)及垂直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110)之间的连接板(120),所述连接板(120)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插接配合;/n所述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包括支撑板(210)及与所述支撑板(210)垂直连接的插接板(220),且所述插接板(220)插入所述连接板(120)端部后,在所述插接板(220)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之间形成注浆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和两个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其中:
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110)及垂直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110)之间的连接板(120),所述连接板(120)的两端能够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插接配合;
所述第二预制构件本体(200)包括支撑板(210)及与所述支撑板(210)垂直连接的插接板(220),且所述插接板(220)插入所述连接板(120)端部后,在所述插接板(220)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本体(100)之间形成注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0)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插接板(220)插接配合的插槽(121),两个所述侧板(110)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插槽(121)连通的第一注浆孔(111);所述插接板(22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二注浆孔(221);所述插接板(220)插入所述连接板(120)端部后,所述第二注浆孔(221)与所述第一注浆孔(111)连通形成所述注浆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廷赵明伍根伙范训熠邹冬森刘文龙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美益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