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7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等长且等宽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均为所述第一本体的一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面齐平,拼接两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预制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端部完全贴合并对接,且两个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两端对接后形成的形状为长方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混凝土现场浇筑式建筑,无疑是一大进步,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可进行现场组装,则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标准化,质量可控,高效快捷,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目前已有一些装配式结构相关研究,对于预制构件的连接,一般是通过刚性连接棒或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锁定,此类连接方式现场操作工序复杂,效率低,而且,预制构件需要出筋设置,钢筋布置复杂,给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带来不便;另外,利用这些方式连接的预制构件,后期拆除不方便,导致综合成本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组合式预制构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能够简化装配操作,便于拆卸,并且综合成本较低。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包括长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00)和第二预制构件(200),其中:/n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本体(110),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等长且等宽的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130),所述第一连接部(120)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厚度均为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一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0)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底面齐平,拼接两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0)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00)和第二预制构件(200),其中:
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包括长方体状的第一本体(110),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等长且等宽的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130),所述第一连接部(120)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厚度均为所述第一本体(110)的一半,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0)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二连接部(130)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本体(110)的底面齐平,拼接两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0)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30)连接;
所述第二预制构件(200)能够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的端部完全贴合并对接,且两个所述第二预制构件(200)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00)的两端对接后形成的形状为长方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0)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有安装孔(121),所述安装孔(121)内活动插设有连接柱(122);所述第二连接部(13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插接槽(131),所述插接槽(131)的长度为所述安装孔(121)的长度的一半;所述连接柱(122)能够部分插入所述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王义廷伍根伙林建仁刘文龙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美益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