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集束智能装配体系是新型的冷弯型钢建筑结构体系。集束低层结构产品是集束智能装配体系的一个产品系列。集束低层结构组合式转角柱是集束低层结构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冷弯型钢为核心的、常见的密肋式轻型钢结构,其承重模式为墙承重,墙板中有竖龙骨作为结构的主要承受竖向力的构件,所以龙骨墙不能拆除,否则有结构安全问题。这样导致密肋式轻钢结构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难以重新布置功能区,其室内开间也比较小、局促,门窗洞口位置布置不灵活。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轻钢龙骨密肋体系,节点部分常采用龙骨钳穿刺连接、自攻螺钉等连接方式,难以保证其现场施工质量,连接节点强度不高,也没有严格的节点验算,有安全隐患;有研究发现该连接处母材为其薄弱环节,容易在极端荷载条件下屈曲破坏,此种情况在强震地区尤为突出。因此,突破墙承重体系的局限,研发一种新型的、适应于冷弯型钢的柱承重结构体系,尤其是解决强化的、通用的、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薄壁型钢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转角柱和楼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柱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G型钢和第二G型钢,所述第一G型钢的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G型钢的底板外侧面上,所述第一G型钢和第二G型钢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转角柱的上部设有节点,所述节点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穿设在所述间隙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G型钢的侧板和所述第二G型钢的底板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G型板的底板外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外端及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并位于所述转角柱的外部,所述楼面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转角柱和楼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柱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G型钢和第二G型钢,所述第一G型钢的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G型钢的底板外侧面上,所述第一G型钢和第二G型钢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转角柱的上部设有节点,所述节点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穿设在所述间隙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G型钢的侧板和所述第二G型钢的底板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G型板的底板外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外端及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并位于所述转角柱的外部,所述楼面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或者第二竖板的外端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角柱的顶端和上端端部均固设有所述节点,顶端的所述节点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一G型钢或第二G型钢底板处的部分向上延伸并位于所述转角柱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转角柱与楼面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型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禄,郑天心,邓环,田磊,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集束智能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