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46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8
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包括立柱和横梁,在立柱上套设有固定座,在固定座上固设有用于与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在固定座上设置有均呈竖向贯通固定座的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之间设置有分隔两者的隔板,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连接座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连接座上远离固定座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横梁的一端放置在U型结构内并与U型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之间设置隔板并将两容置通槽的槽口与立柱焊接,从而强化固定座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将连接座设置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便于承托横梁,同时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扭与水平面抗剪切变形能力。构的抗扭与水平面抗剪切变形能力。构的抗扭与水平面抗剪切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集束智能装配体系是新型的冷弯型钢建筑结构体系。集束多层建筑电梯井结构转角柱连接节点是集束低层结构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目前广泛需求的对固有标准多层建筑外加装电梯市场所研发的产品。目前,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结构普遍采用现场焊接的、主体构件为钢管或H型钢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现场焊接施工量大,对周边区域市容市貌的影响较大,施工周期长,不适用于人员密集的老旧小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目的在于便于立柱和横梁的装配安装,提升施工效率。
[0004]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包括立柱和横梁,在所述立柱上套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用于与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均呈竖向贯通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之间设置有分隔两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内并与第一容置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容置通槽槽口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相应侧面焊接,所述第二立柱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通槽内并与第二容置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容置通槽槽口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相应侧面焊接;所述连接座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横梁的一端放置在所述U型结构内并与所述U型结构通过螺栓连接。
[0005]为提升固定座和连接座固定连接后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为: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竖向板,在所述第一竖向板上焊接有均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在所述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之间焊接有第四竖向板和第五竖向板,所述第四竖向板和所述第一竖向板靠近,在所述第一竖向板、第二竖向板、第三竖向板和第四竖向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在所述第四竖向板和第五竖向板之间焊接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两者的三侧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三竖向板、第四竖向板和第五竖向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第二竖向板之间及所述第二水平板与所述第二竖向板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二竖向板、第四竖向板和第五竖向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通槽,所述第四竖向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隔板。
[0006]为便于在固定座上设置两个连接座,进一步为:所述第五竖向板位于所述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的中部,在所述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两者的自由端端部之间焊接有第三水平板,在所述第二竖向板、第三竖向板和第三水平板之间形成一个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一竖向板的右端端部相对所述第二竖向板位于所述第三竖向板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三竖
向板的中部对应所述第一竖向板右端端部的位置焊接有第六竖向板,在所述第六竖向板和第一竖向板右端端部之间焊接有第四水平板,在所述第四水平板、第六竖向板及第一竖向板右端端部之间形成另一个所述连接座。
[0007]为便于在固定座上设置三个连接座,进一步为:所述第一竖向板的左端端部相对所述第三竖向板位于所述第二竖向板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二竖向板的中部焊接有第七竖向板,在所述第七竖向板和第一竖向板左端端部之间焊接有第五水平板,在所述第五水平板、第七竖向板及第一竖向板左端端部之间形成第三个所述连接座。
[0008]为便于连接座和横梁固定连接,进一步为:所述横梁包括第一U型钢梁、第二U型钢梁和第三U型钢梁,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并列设置且两者的槽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三U型钢梁位于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之间,所述第三U型钢梁的一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一U型钢梁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钢梁的底面壁上,所述第三U型钢梁的另一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二U型钢梁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U型钢梁的底面壁上,所述第一U型钢梁的底面壁和所述第二U型钢梁的底面壁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两者的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结构的底面壁上。
[0009]为减少电梯使用过程中的电梯运行、风荷载、用户移动等情况导致的结构振动,进一步为:在所述横梁和U型结构之间位于所述螺栓处夹持有三元乙丙橡胶垫层,减振节点做法,轻易的解决了结构振动问题。
[0010]进一步为: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在水平面内组成L形结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用于容置立柱的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在两容置通槽之间设置隔板并将两容置通槽的槽口与立柱焊接,从而强化固定座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将连接座设置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便于承托横梁,同时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扭与水平面抗剪切变形能力;集束多层建筑电梯井结构,通过将固定座与立柱在工厂预焊接,连接座与横梁全螺栓连接,安装速度快,强度和可靠性均比较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座和连接座的连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固定座和连接座的连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固定座和连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固定座;11、第一容置通槽;12、第二容置通槽;2、连接座;21、U型结构;3、立柱;31、第一立柱;32、第二立柱;4、横梁;41、第一U型钢梁;42、第一U型钢梁;43、第一U型钢梁;51、第一竖向板;52、第二竖向板;53、第三竖向板;54、第四竖向板;55、第五竖向板;56、第六竖向板;57、第七竖向板;61、第一水平板;62、第二水平板;63、第三水平板;64、第四水平板;65、第五水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1]第一实施例:
[0022]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立柱3和横梁4,在所述立柱3上套设有固定座1,在所述固定座1上固设有用于与横梁4固定连接的连接座2,在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均呈竖向贯通所述固定座1的第一容置通槽11和第二容置通槽12,所述第一容置通槽11和第二容置通槽12在水平面内组成L形结构,所述第一容置通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包括立柱和横梁,在所述立柱上套设有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用于与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均呈竖向贯通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和第二容置通槽之间设置有分隔两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通槽内并与第一容置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容置通槽槽口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立柱的相应侧面焊接,所述第二立柱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通槽内并与第二容置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容置通槽槽口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立柱的相应侧面焊接;所述连接座为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横梁的一端放置在所述U型结构内并与所述U型结构通过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U型钢梁、第二U型钢梁和第三U型钢梁,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并列设置且两者的槽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三U型钢梁位于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之间,所述第三U型钢梁的一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一U型钢梁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U型钢梁的底面壁上,所述第三U型钢梁的另一侧侧壁位于所述第二U型钢梁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U型钢梁的底面壁上,所述第一U型钢梁的底面壁和所述第二U型钢梁的底面壁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侧壁上,所述第一U型钢梁和第二U型钢梁两者的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结构的底面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装配式框架连接节点还包括第一竖向板,在所述第一竖向板上焊接有均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在所述第二竖向板和第三竖向板之间焊接有第四竖向板和第五竖向板,所述第四竖向板和所述第一竖向板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禄郑天心刘志科郑迎俊王长江陈豪君靳丽芳任梦凡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集束智能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