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28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次梁和托架,所述托架的一侧与所述H型钢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另一侧铰接在所述次梁的端头上并在水平面内翻转。在平地上预先将托架安装在次梁上,并将托架翻转至次梁的一侧,然后将次梁提升至H型钢梁处,再将托架翻转至H型钢梁的翼缘板之间进行连接,有效减少了高空的工作量。有效减少了高空的工作量。有效减少了高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成的钢结构建筑,或者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工地,常有在H型钢梁之间临时设置次梁的需求。在次梁上可以铺设板材,提供额外的使用空间(loft加层)、临时施工平台,或者作为现浇楼板的模板架设平台,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成本也低很多,也免除了传统底部架设满布的脚手架占用空间的问题。在临时架设的次梁又以槽型截面最为适用。
[0003]CN210482710U

一种装配式模板桁架支撑装置,通过托架将次梁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主梁上,安装时先将托架固定连接在次梁上,然后将次梁吊升到主梁的位置,通过连接耳板和固定螺栓调整托架在次梁上的相对位置,以便将托架先放入主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然后再将托架固定连接在主梁上,托架和次梁的固定连接结构,使得次梁通过托架向主梁上安装的过程较繁琐,如此繁琐的工作增加了空中作业难度和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目的在于减少空中作业难度,提升空中作业效率。
[0005]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次梁和托架,所述托架的一侧与所述H型钢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另一侧铰接在所述次梁的端头上并在水平面内翻转;所述托架和次梁之间的铰接结构包括竖向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梁的端头上,在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托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竖向的转套,所述转套套接在所述托架上固定连接的转轴上。
[0006]当托架连接次梁和H型钢梁后为对托架和次梁之间的铰接结构进行定位,进一步为:所述转套位于所述转轴的一端端部,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端部和转套上均设置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上贯穿有用于定位所述转轴和转套之间相对关系的定位销。
[0007]为简化现有技术中托架的结构,进一步为:所述托架包括连接座,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一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抵接在所述H型钢梁的上翼缘板上,在所述连接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上螺纹杆,在所述上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下螺纹杆,所述下螺纹杆的下端卡接在所述H型钢梁的下翼缘板上,所述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通过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的上端端部与所述上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管的下端端部与所述下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两者的螺纹旋向相反。
[0008]为避免连接座从上翼缘板上滑脱,进一步为:在所述连接座上位于所述连接座和上翼缘板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
[0009]为便于拆卸下螺纹杆和下翼缘板之间的卡接结构,进一步为:所述下螺纹杆和下翼缘板之间的卡接结构包括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下翼缘板的U型槽体,所述下翼缘板位于所述U型槽体内,所述U型槽体上侧外壁与所述下螺纹杆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槽体的下侧侧壁
上贯穿设置有竖向的顶杆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顶杆的上端抵接在所述下翼缘板上。使所述顶杆和U型槽体的上侧侧壁夹持住所述下翼缘板。
[0010]为扩大顶杆和下翼缘板之间的作用面,进一步为:在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片,所述顶片的顶面与所述下翼缘板接触,所述顶杆位于所述顶片底面的中部。
[0011]为使调整次梁的长度,进一步为:所述次梁包括均为直线结构的左梁体和右梁体,所述左梁体的左端和所述右梁体的右端均通过相应的所述托架与对应的所述H型钢梁连接,所述左梁体和所述右梁体部分重叠,所述左梁体和所述右梁体两者的重叠区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梁体和右梁体上对应所述螺栓的位置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条形槽,所述螺栓位于与之对应的所述条形槽内。通过螺栓和条形槽调整左梁体和所述右梁体重叠的长度,进而调整次梁的长度。
[0012]为避免条形槽影响次梁的结构强度,条形槽的长度不能太长,当次梁的长度需要进行较大调整时,进一步为:在所述左梁体上和在所述右梁体上沿所述次梁的长方向分布有若干组所述条形槽,每组所述条形槽均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3]进一步为:所述左梁体和右梁体均为U型槽钢,所述U型槽钢的腹板竖向设置,所述左梁体和右梁体背靠背设置。所述条形槽、连接板均位于所述U型槽钢的腹板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平地上预先将托架安装在次梁上,并将托架翻转至次梁的一侧,然后将次梁提升至H型钢梁处,再将托架翻转至H型钢梁的翼缘板之间进行连接,有效减少了高空的工作量。将次梁分成左梁体和右梁体,实现次梁的长度可调整,可以满足不同跨度的支撑需求,在支撑模板体系中特别适用,有效降低成本,可以反复使用;标准化产品,若干组产品可以满足一个连续的区间的支撑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托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H型钢梁;2、托架;21、橡胶垫块;22、连接座;23、上螺纹杆;24、螺纹套管;25、下螺纹杆;26、转轴;27、U型槽体;271、顶杆;272、顶片;3、次梁;31、左梁体;32、右梁体;4、条形槽;5、螺栓;6、连接板;61、转套;7、定位块;7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0]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H型钢梁1、次梁3和托架2,所述托架2的一侧与所述H型钢梁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托架2的另一侧铰接在所述次
梁3的端头上并在水平面内翻转,所述托架2和次梁3之间的铰接结构包括竖向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梁3的端头上,在所述连接板6上对应所述托架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竖向的转套61,所述转套61套接在所述托架2上固定连接的转轴26上。结合图3所示,所述转套61位于所述转轴26的一端端部,在所述转轴26的另一端端部和所述转套61上均设置有定位块7,在所述定位块7上贯穿有用于定位所述转轴26和转套61之间相对关系的定位销71。所述托架2包括连接座22,所述转轴26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22的一侧,所述连接座22的上部抵接在所述H型钢梁1的上翼缘板上,在所述连接座2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上螺纹杆23,在所述上螺纹杆23的下方设置有下螺纹杆25,所述下螺纹杆25的下端卡接在所述H型钢梁1的下翼缘板上,所述上螺纹杆23和下螺纹杆25通过螺纹套管2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4的上端端部与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包括H型钢梁、次梁和托架,所述托架的一侧与所述H型钢梁可拆卸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另一侧铰接在所述次梁的端头上并在水平面内翻转;所述托架和次梁之间的铰接结构包括竖向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次梁的端头上,在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托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竖向的转套,所述转套套接在所述托架上固定连接的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位于所述转轴的一端端部,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端部和转套上均设置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上贯穿有用于定位所述转轴和转套之间相对关系的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连接座,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的一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抵接在所述H型钢梁的上翼缘板上,在所述连接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上螺纹杆,在所述上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下螺纹杆,所述下螺纹杆的下端卡接在所述H型钢梁的下翼缘板上,所述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通过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的上端端部与所述上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管的下端端部与所述下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两者的螺纹旋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H型钢梁与次梁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上位于所述连接座和上翼缘板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心李旭禄刘志科靳丽芳王长江陈豪君邓环宋新利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集束智能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