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4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申请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包括有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用于与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碟形弹簧组,所述碟形弹簧组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在锚杆蠕变后,设置有碟形弹簧组的垫板能够补偿预应力的损耗,保证锚杆正常工作。解决了锚杆发生蠕变位移而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
本申请涉及锚杆支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空间日趋紧张。为此人们向地下更深空间拓展。为保护周边建筑物与管线的安全,基坑支护一般均采用桩锚支护,该支护形式扩展变形较好、能够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但是由于锚杆和地层本身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锚杆较容易发生蠕变位移,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从而引起边坡发生较大的位移,严重影响边坡的稳定、临近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如何解决锚杆发生蠕变位移而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能够解决锚杆发生蠕变位移而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包括有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用于与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碟形弹簧组,所述碟形弹簧组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组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叠合。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组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对合。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组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复合组合。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为梯形截面碟形弹簧。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的高度与所述碟形弹簧的厚度之比为1.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碟形弹簧组相焊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铬镍铁合金。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簧组的材质为弹簧钢。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碟形弹簧组,碟形弹簧组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用于与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由于碟形弹簧是一种能够变形,但应力不变的结构,具有刚度大的特性,缓冲吸振能力强,能以小的变形承受大的载荷,具有变刚度特性。在锚杆蠕变后,设置有碟形弹簧组的垫板能够补偿预应力的损耗,保证锚杆正常工作。解决了锚杆发生蠕变位移而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问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与锚杆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碟形弹簧叠合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碟形弹簧对合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碟形弹簧复合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碟形弹簧组;4、锚杆的端部。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考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包括有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碟形弹簧组3,碟形弹簧组3与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用于与锚杆的端部4固定连接,即在安装锚杆时,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分别与基坑侧壁和锚杆相连接,以将锚杆安装在基坑侧壁上。由于碟形弹簧是一种能够变形,但应力不变的结构,具有刚度大的特性,缓冲吸振能力强,能以小的变形承受大的载荷,适合于轴向空间要求小的场合;具有变刚度特性,可通过适当选择碟形弹簧的压平时变形量和厚度之比,得到不同的特性曲线,其特性曲线可以呈直线形、渐增形、渐减形或是它们的组合;具有很广范围的非线性特性。碟形弹簧是在轴向上呈锥形并承受负载的特殊弹簧,在承受负载变形后,储蓄一定的势能,碟形弹簧应力分布由里到外均匀递减,能够实现低行程高补偿力的效果。负荷大,行程短,所需空间小,组合使用方便,维修换装容易,经济安全性高,适用于空间小。如此设置,在锚杆蠕变后,设置有碟形弹簧组3的垫板能够补偿预应力的损耗,保证锚杆正常工作。解决了锚杆发生蠕变位移而导致锚杆预应力损耗问题。本实施例中,碟形弹簧组3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碟形弹簧可以相叠合组合,如图3所示,叠合组合指的是所有碟形弹簧并向排列,多个单片碟形弹簧按照相同方向叠合使用。当采用叠合组合时由于碟形弹簧片之间的摩擦而具有较大的阻尼,消散冲击能量。采用叠合组合的碟形弹簧组受力后的变形量与单片碟形弹簧的变形量相同,但所受的力为单片碟形弹簧所受的力的N倍(这里,N指的是碟形弹簧组包括的碟形弹簧的数量),比如,碟形弹簧组由5个单片碟形弹簧叠合而成,则碟形弹簧组受力后的变形量与单片碟形弹簧的变形量相同,若单片碟形弹簧的变形量为5mm,则碟形弹簧组的变形量为5mm,而所受的力则为单片碟形弹簧的5倍。多个碟形弹簧也可以相对合组合,如图4所示,对合组合指的是所有碟形弹簧对向排列,多个单片碟形弹簧按照不同方向交替对合使用。采用对合组合的碟形弹簧组受力后的变形量为单片碟形弹簧的变形量的N倍(这里,N指的是碟形弹簧组包括的碟形弹簧的数量),但所受的力与单片碟形弹簧所受的力相同。比如,碟形弹簧组由4个单片碟形弹簧对合而成,则碟形弹簧组受力后的变形量为单片碟形弹簧的变形量的4倍,若单片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用于与锚杆的端部(4)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碟形弹簧组(3),所述碟形弹簧组(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用于与锚杆的端部(4)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之间的碟形弹簧组(3),所述碟形弹簧组(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3)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叠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3)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对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预应力锚杆应力损耗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3)包括有多个碟形弹簧,多个所述碟形弹簧相复合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伟周宸白忠杰陈全飞刚玉印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兵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