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3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结构包括基板、夹位装置和固定装置,通过在基板右端设置夹位装置,通过将纱线置于牵引轮内侧,牵引轮在通过轴承在夹板处轴承转动,提供牵引效果,牵引轮外表面中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海绵层,提供位置限定,通过采用引导方式达到同转效果以减缓该导纱器损坏的有益效果;并且在基板左端设置固定装置,经过下夹座顶端置于固定的位置处,再由上夹座的嵌入块在第二轴杆作用下转动,由置入口置于立杆处预卡固,手部转动转动杆,使得套杆在立杆外表面上部螺纹转动,带动垫片下移接触上夹座,将下夹座与上夹座进行夹紧,达到了采用夹取压紧方式以便于操作安装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
技术介绍
纱线绕线机是将纱线绕到特定的纱筒上,以便对纱线更好的运用,且在纱线在传送的过程中,需要有导纱器来为其导向;而导纱器,引导纱线准确地垫放到织针上的“成圈机件”,其作用一是通过它上面的导纱孔将纱线准确地垫放到收卷筒处,二是严格控制针舌的运动,以保证绕线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在触线时静动运作而加快该导纱器损坏,并且在进行安装使用时的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以解决在触线时静动运作而加快该导纱器损坏,并且在进行安装使用时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采用引导方式达到同转效果以减缓该导纱器损坏的有益效果,并且采用夹取压紧方式以便于操作安装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包括基板、夹位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基板右端设置有夹位装置,并且夹位装置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左端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位装置包括通口、推板、螺纹杆、凸杆、导板、导槽和供转组件,所述通口内侧右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右端中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嵌入推板右端中部,并且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推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嵌入基板右端中部,并且基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右端与凸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前后两端中部分别与导板焊接,所述导板外侧与导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供转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其由前至后依次相互贴合,所述推板左端与供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通口内壁左端与供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右端设置有通口。进一步的,所述供转组件包括夹板和牵引轮,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牵引轮,并且牵引轮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夹板转动连接,所述推板左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通口内壁左端与夹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下夹座、凹口、第一轴杆、立杆、垫片、套杆、转动杆、上夹座、置入口、嵌入块和第二轴杆,所述下夹座右端中部设置有凹口,所述第一轴杆中段设置于凹口内侧,所述第一轴杆贯穿下夹座前后两端,并且第一轴杆通过轴承与下夹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杆顶端中部与立杆焊接,所述立杆同时贯穿垫片和套杆顶底两端中部,所述立杆与垫片活动连接,所述立杆外表面上部与套杆螺纹连接,所述垫片设置于套杆下方,所述套杆左右两端上部分别与转动杆焊接,所述上夹座左端中部设置有置入口,并且置入口内壁与立杆活动连接,所述上夹座底端右部与嵌入块焊接,所述嵌入块嵌入下夹座顶端中右部且其与嵌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杆同时贯穿嵌入块和下夹座前后两端,所述第二轴杆与嵌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杆通过轴承与下夹座转动连接,所述基板左端与下夹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供转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其由前至后依次对称分布于推板左端和通口内壁左端。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轮外表面中部由中段向前后两侧均呈相同逐渐递增的弧形倾斜状。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轮外表面中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海绵层。进一步的,所述下夹座顶端与上夹座底端之间对称设置有弧形夹口。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在触线时静动运作而加快该导纱器损坏的问题,轮在通过轴承在夹板处轴承转动,提供牵引效果,而牵引轮外表面中部由中段向前后两侧均呈相同逐渐递增的弧形倾斜状,提供集中度,加大稳定,牵引轮外表面中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海绵层,提供位置限定,防止该纱线跑出,通过采用引导方式达到同转效果以减缓该导纱器损坏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在进行安装使用时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在基板左端设置固定装置,经过下夹座顶端置于固定的位置处,再由上夹座的嵌入块在第二轴杆作用下转动,由置入口置于立杆处预卡固,手部转动转动杆,使得套杆在立杆外表面上部螺纹转动,带动垫片下移接触上夹座,将下夹座与上夹座进行夹紧,达到了采用夹取压紧方式以便于操作安装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夹位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基板-1、夹位装置-2、固定装置-3、通口-21、推板-22、螺纹杆-23、凸杆-24、导板-25、导槽-26、供转组件-27、夹板-271、牵引轮-272、下夹座-31、凹口-32、第一轴杆-33、立杆-34、垫片-35、套杆-36、转动杆-37、上夹座-38、置入口-39、嵌入块-310、第二轴杆-31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包括基板1、夹位装置2和固定装置3,基板1右端设置有夹位装置2,并且夹位装置2与基板1固定连接,基板1左端与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夹位装置2包括通口21、推板22、螺纹杆23、凸杆24、导板25、导槽26和供转组件27,所述通口21内侧右部设置有推板22,所述推板22右端中部设置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嵌入推板22右端中部,并且螺纹杆23通过轴承与推板22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3嵌入基板1右端中部,并且基板1与螺纹杆2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3右端与凸杆24固定连接,所述推板22前后两端中部分别与导板25焊接,所述导板25外侧与导槽2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供转组件27设置有四组且其由前至后依次相互贴合,所述推板22左端与供转组件27固定连接,所述通口21内壁左端与供转组件27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右端设置有通口21,根据上述采用引导方式达到同转效果以减缓该导纱器损坏的有益效果。其中,所述供转组件27包括夹板271和牵引轮272,所述夹板271之间设置有牵引轮272,并且牵引轮272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夹板271转动连接,所述推板22左端与夹板271固定连接,所述通口21内壁左端与夹板271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采用转动部件,减小接触受力,提高保护力。其中,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下夹座31、凹口32、第一轴杆33、立杆34、垫片35、套杆36、转动杆37、上夹座38、置入口39、嵌入块310和第二轴杆311,所述下夹座31右端中部设置有凹口32,所述第一轴杆33中段设置于凹口32内侧,所述第一轴杆33贯穿下夹座31前后两端,并且第一轴杆33通过轴承与下夹座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杆33顶端中部与立杆34焊接,所述立杆34同时贯穿垫片35和套杆36顶底两端中部,所述立杆34与垫片35活动连接,所述立杆34外表面上部与套杆36螺纹连接,所述垫片35设置于套杆36下方,所述套杆36左右两端上部分别与转动杆37焊接,所述上夹座38左端中部设置有置入口39,并且置入口39内壁与立杆34活动连接,所述上夹座38底端右部与嵌入块310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夹位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基板(1)右端设置有夹位装置(2),并且夹位装置(2)与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左端与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夹位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基板(1)右端设置有夹位装置(2),并且夹位装置(2)与基板(1)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左端与固定装置(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位装置(2)包括通口(21)、推板(22)、螺纹杆(23)、凸杆(24)、导板(25)、导槽(26)和供转组件(27),所述通口(21)内侧右部设置有推板(22),所述推板(22)右端中部设置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嵌入推板(22)右端中部,并且螺纹杆(23)通过轴承与推板(22)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3)嵌入基板(1)右端中部,并且基板(1)与螺纹杆(2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3)右端与凸杆(24)固定连接,所述推板(22)前后两端中部分别与导板(25)焊接,所述导板(25)外侧与导槽(2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供转组件(27)设置有四组且其由前至后依次相互贴合,所述推板(22)左端与供转组件(27)固定连接,所述通口(21)内壁左端与供转组件(27)固定连接,所述基板(1)右端设置有通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转组件(27)包括夹板(271)和牵引轮(272),所述夹板(271)之间设置有牵引轮(272),并且牵引轮(272)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夹板(271)转动连接,所述推板(22)左端与夹板(271)固定连接,所述通口(21)内壁左端与夹板(27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纱线绕线机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下夹座(31)、凹口(32)、第一轴杆(33)、立杆(34)、垫片(35)、套杆(36)、转动杆(37)、上夹座(38)、置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顺戴巧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安市汇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