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806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覆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覆纱由高弹性改性氨纶作为芯纱,芯纱外表面包覆有两层外层纱加工而成等;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有高弹性改性氨纶经过梳毛机的粗梳毛和细梳毛,在经过并条机和细络联,成为氨纶长丝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活化将氨纶纺丝液进行反应,橡胶大分子链便可与活性较高的氨纶大分子链发生反应,相互吸附在一起,从而使氨纶大分子链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制成的氨纶芯纱也具有高弹性,在通过竹炭纤维长丝作为外层纱作为芯纱的包覆,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包覆纱的弹性,从而所述包覆纱达到了高弹性的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覆纱
,特别涉及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覆纱又称包缠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
[0003]氨纶是一种具有良好回弹性能的弹性纤维,常作为包缠纱的芯纱。
[0004]而现有的包覆纱将常规氨纶作为芯纱,使得包覆纱的弹性受到影响,且包覆纱的外层纱的选择,弹性也不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包覆纱将常规氨纶作为芯纱,使得包覆纱的弹性受到影响,且包覆纱的外层纱的选择,弹性也不佳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6](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覆纱由高弹性改性氨纶作为芯纱,芯纱外表面包覆有两层外层纱加工而成;其中,高弹性改性氨纶的制备工艺如下:a)将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氧化剂按照质量比3:4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b)将氨纶纺丝液与纳米二氧化碳按照质量比4:5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氨纶纺丝液;c)将活化将氨纶纺丝液与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按照质量比5:3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并均匀搅拌30min,且静置1h-2h,接着将混合液放入加热塔进行加热,得到所述改性高弹性改性氨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纱为竹炭纤维。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两层外层纱,一层通过以30
°
~45
°
的包覆角“S”正方向捻向芯纱,另一层再以30
°
~45
°
的包覆角“S”反方向捻向芯纱。
[0009]进一步的,所述砂芯的线径为20~40D,外层纱的线径为30-50D。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纱的包覆度为300-500圈/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包覆纱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高弹性改性氨纶3-6%,竹炭纤维94-97%。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一 :高弹性改性氨纶经过梳毛机的粗梳毛和细梳毛,在经过并条机和细络联,成为氨纶长丝,作为备用;
步骤 二 :竹炭纤维经过梳毛机的粗梳毛和细梳毛,成为竹炭纤维长丝,作为备用;步骤 三 :将氨纶长丝作为纱芯喂入辊内,将竹炭纤维长丝作为第一层外层纱均匀包覆于纱芯外表面,喂入速度为50-80m/min,包覆时捻度为480T/m,第一层外层纱包覆作业完成后,将已包覆第一层外层纱氨纶长丝反向喂入辊内,再将竹炭纤维长丝作为第二层外层纱均匀包覆于纱芯外表面,喂入速度为50-80m/min,包覆时捻度为480T/m;步骤 四 :将包覆好的包覆纱放入加热箱内进行三段加热,第一段加热为120℃,第二段加热为80℃,第三段加热为60℃,逐渐递减,每次加热时间为30-40min,最后,放在空气自然冷却,即制得所述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
[0013](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活化将氨纶纺丝液进行反应,橡胶大分子链便可与活性较高的氨纶大分子链发生反应,相互吸附在一起,从而使氨纶大分子链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制成的氨纶芯纱也具有高弹性,在通过竹炭纤维长丝作为外层纱作为芯纱的包覆,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包覆纱的弹性,从而所述包覆纱达到了高弹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覆纱由高弹性改性氨纶作为芯纱,芯纱外表面包覆有两层外层纱加工而成;其中,高弹性改性氨纶的制备工艺如下:a) 将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氧化剂按照质量比3:4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b)将氨纶纺丝液与纳米二氧化碳按照质量比4:5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氨纶纺丝液;c)将活化将氨纶纺丝液与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按照质量比5:3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并均匀搅拌30min,且静置1h-2h,接着将混合液放入加热塔进行加热,得到所述改性高弹性改性氨纶;所述外层纱为竹炭纤维;所述两层外层纱,一层通过以30
°
~45
°
的包覆角“S”正方向捻向芯纱,另一层再以30
°
~45
°
的包覆角“S”反方向捻向芯纱;所述砂芯的线径为20~40D,外层纱的线径为30-50D;所述外层纱的包覆度为300-500圈/m;所述包覆纱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高弹性改性氨纶3-6%,竹炭纤维94-97%;制备方法如下:步骤 一 :高弹性改性氨纶经过梳毛机的粗梳毛和细梳毛,在经过并条机和细络联,成为氨纶长丝,作为备用;步骤 二:竹炭纤维经过梳毛机的粗梳毛和细梳毛,成为竹炭纤维长丝,作为备用;
步骤 三:将氨纶长丝作为纱芯喂入辊内,将竹炭纤维长丝作为第一层外层纱均匀包覆于纱芯外表面,喂入速度为50-80m/min,包覆时捻度为480T/m,第一层外层纱包覆作业完成后,将已包覆第一层外层纱氨纶长丝反向喂入辊内,再将竹炭纤维长丝作为第二层外层纱均匀包覆于纱芯外表面,喂入速度为50-80m/min,包覆时捻度为480T/m;步骤 四:将包覆好的包覆纱放入加热箱内进行三段加热,第一段加热为120℃,第二段加热为80℃,第三段加热为60℃,逐渐递减,每次加热时间为30-40min,最后,放在空气自然冷却,即制得所述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活化将氨纶纺丝液进行反应,橡胶大分子链便可与活性较高的氨纶大分子链发生反应,相互吸附在一起,从而使氨纶大分子链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制成的氨纶芯纱也具有高弹性,在通过竹炭纤维长丝作为外层纱作为芯纱的包覆,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包覆纱的弹性,从而所述包覆纱达到了高弹性的效果。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纱由高弹性改性氨纶作为芯纱,芯纱外表面包覆有两层外层纱加工而成;其中,高弹性改性氨纶的制备工艺如下:a)将天然橡胶乳化液与氧化剂按照质量比3:4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b)将氨纶纺丝液与纳米二氧化碳按照质量比4:5进行活化反应,得到活化氨纶纺丝液;c)将活化将氨纶纺丝液与活化天然橡胶乳化液按照质量比5:3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并均匀搅拌30min,且静置1h-2h,接着将混合液放入加热塔进行加热,得到所述改性高弹性改性氨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纱为竹炭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外层纱,一层通过以30
°
~45
°
的包覆角“S”正方向捻向芯纱,另一层再以30
°
~45
°
的包覆角“S”反方向捻向芯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改性氨纶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的线径为20~40D,外层纱的线径为30-50D。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顺谢赐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安市汇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