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5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属于传送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卷带装置都是一个辊筒,当工人把压延出来的胶带的胶带头放置在辊筒上,再转动辊筒,胶带头很容易从辊筒上滑落,若是通过工人先手动压住胶带头再进行卷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一机架上,它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与一第一转轴同心固连,第二辊筒与一第二转轴同心固连,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设置,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上还均设有用于插入胶带端头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两组辊筒,且两组辊筒都能单独转动,通过将胶带头插入插槽内,避免在最开始卷带时胶带从辊筒上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
本技术属于传送带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三角带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将生胶通过塑炼和混炼后,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和一定尺寸的底胶片,再将底胶片盘成卷,接着将盘成卷的底胶进行与包布层进行粘接,再将粘接好的胶带进行切割、硫化等一系列步骤。在将底胶片盘成卷这一步骤中,大多工厂都是通过工人先将底胶片固定在空的辊筒上,再手动转动辊筒,从而将底胶片卷至辊筒内,接着需要工人手动反向转动辊筒进行放带,再将卷制好底胶进行粘接和切割,这个过程中辊筒转动的速度需要配合粘接速度,这种通过人工卷底胶的方式不仅耗时长、效率低下、操作要求高,而且由于底胶本身非常重,因此需要多名工人同时卷制,工作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一些工厂生产的自动卷底胶装置,通过一动力机构带动一辊筒转动,虽然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提了效率,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个辊筒,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要等这个辊筒先卷完胶带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存在时间浪费,而且在最开始卷底胶时,当工人把压延出来的底胶的胶带头放置在辊筒上,再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设置在一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第一辊筒(2)与一第一转轴(201)同心固连,第二辊筒(3)与一第二转轴(301)同心固连,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1)转动设置在上述机架(1)上,第一转轴(201)、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沿第一转轴(201)轴向依次设置,第二转轴(301)一端依次同心穿过第二辊筒(3)、第一辊筒(2)、第一转轴(201)后露出,各转轴沿上述第二转轴(301)穿设方向延伸的端部用于与驱动转轴转动卷带的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上还均设有用于插入胶带端头的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设置在一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第一辊筒(2)与一第一转轴(201)同心固连,第二辊筒(3)与一第二转轴(301)同心固连,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1)转动设置在上述机架(1)上,第一转轴(201)、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沿第一转轴(201)轴向依次设置,第二转轴(301)一端依次同心穿过第二辊筒(3)、第一辊筒(2)、第一转轴(201)后露出,各转轴沿上述第二转轴(301)穿设方向延伸的端部用于与驱动转轴转动卷带的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上还均设有用于插入胶带端头的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201)与第一辊筒(2)可拆卸固连,所述第一辊筒(2)的外端面上开有定位槽,第一转轴(201)通过紧固件设置在上述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转轴(301)与第二辊筒(3)焊接固连,所述的第二转轴(301)穿过第二辊筒(3)并在第二辊筒(3)的两端与第二转轴(301)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卷底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文汤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花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