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0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属于传送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卷底胶装置当辊筒上的胶带卷制好后,需要将整个卷底胶装置移动至下一工位,再将放完胶带的空辊筒重新移回原先位置卷底胶,这样比较浪费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移动架,底座上设有一供移动架进出底座的对接轨道,它包括用于支撑上述移动架底部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对移动架侧面导向的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卷底胶辊筒设置在卷底胶小车上,将卷底胶小车装入底座的对接轨道上进行卷底胶工作,再将移动架整体移动至下一工位进行加工,同时可将具有空辊筒的移动架装至对接轨道上继续卷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传送带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三角带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将生胶通过塑炼和混炼后,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和一定尺寸的底胶片,再将底胶片盘成卷,接着将盘成卷的底胶进行与包布层进行粘接,再将粘接好的胶带进行切割、硫化等一系列步骤。在将底胶片盘成卷这一步骤中,大多工厂都是通过工人先将底胶片固定在空的辊筒上,再手动转动辊筒,从而将底胶片卷至辊筒内,接着需要工人手动反向转动辊筒进行放带,再将卷制好底胶进行粘接和切割,这个过程中辊筒转动的速度需要配合粘接速度,这种通过人工卷底胶的方式不仅耗时长、效率低下、操作要求高,而且由于底胶本身非常重,因此需要多名工人同时卷制,工作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一些工厂生产的自动卷底胶装置,通过一动力机构带动辊筒转动,虽然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提了效率,但是当辊筒上的底胶卷制好后,需要将整个卷底胶装置移动至下一工位进行放带黏胶、切割,再将放完底胶的空辊筒重新移回原先位置卷底胶,这种生产方式比较笨重,而且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移动架(2),所述底座(1)上设有一供移动架(2)进出底座(1)的对接轨道,所述的对接轨道包括用于支撑上述移动架(2)底部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对移动架(2)侧面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滚轮组,支撑滚轮组包括多个沿移动架(2)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支撑滚轮(3),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导向滚轮组,导向滚轮组包括多个沿移动架(2)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导向滚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移动架(2),所述底座(1)上设有一供移动架(2)进出底座(1)的对接轨道,所述的对接轨道包括用于支撑上述移动架(2)底部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对移动架(2)侧面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滚轮组,支撑滚轮组包括多个沿移动架(2)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支撑滚轮(3),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导向滚轮组,导向滚轮组包括多个沿移动架(2)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导向滚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滚轮(3)包括支撑轴承(301)和支撑轴(302),所述的支撑轴(30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支撑轴承(301)与支撑轴(30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2)的底部抵靠在支撑轴承(3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小车与基座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滚轮(4)包括导向轴承(401)和导向轴(402),所述的导向轴(40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导向轴承(401)与导向轴(40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2)的外侧抵靠在导向轴承(40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文汤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花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