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50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污泥堆积区,运行过程中,污泥颗粒在互补填充完一个堆积区后,才能继续向前传输,在污泥挤压的压力下完成传输,污泥依次填充每个堆积区形成移动式的密封空间,从而在连续输送物料的同时,达到阻断干燥热风、臭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防止其逸散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后的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通过传统的机械脱水工艺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仍然很高。大产量污泥中还往往含有一定的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这给后续的运输环节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且含水率高导致污泥处理变得困难。因此,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降低污泥含水率是减量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因而近年来污泥干化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目前,污泥干化设备大多采用有轴螺旋输送,将干燥后的物料(污泥)从烘房中引导到卸料装置(干料斗或吨袋)中。由于传统的有轴螺旋输送机构装载率最多在30%左右,所以烘房内呈微正压的干燥热风容易从没有填充物料的空隙中泄露到卸料装置,不仅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还导致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有毒有害的气体、粉尘等逸散到周围环境中,增加污泥干化设备无组织排放的点位。而往往在污泥干化设备运行的现场,避免污泥臭味、粉尘等逸出的常用末端控制措施是将污泥暂存吨袋与污泥出料端尽可能用绳索扎紧。出泥的过程中,吨袋随出料污泥和鼓出的热风一起膨胀,热风使吨袋内粉尘扬起,臭味、粉尘等仍然可以从吨袋的材料缝隙及吨袋更换时产生的间隙中逸出,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环境,而且在污泥输送过程出现异常时,无法快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调节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设备损坏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将密封结构前置在干化污泥输送过程中,采用在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物料堆积区,通过物料逐步有序填充压实若干个堆积区域,形成移动式的密封屏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燥热风易从螺杆空隙中泄露到卸料装置,造成较大的热量资源浪费,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逸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上位于所述无螺纹段的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在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密实度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连接有临时存储桶,在所述临时存储桶的进口端设置为波纹结构,在所述临时存储桶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的出口端,在所述临时存储桶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开关阀。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进料端底部设置有具有堵头的卸料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临时存储桶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位置的料位传感元件,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上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的感应元件,所述料位传感元件和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的底部外侧壁连接有移动式安装座或固定式安装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输送螺杆为单轴螺旋结构或双轴螺旋结构,且所述输送螺杆上的螺纹段和无螺纹段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在出料螺旋外壳内的输送螺杆上设计若干个无螺纹段形成污泥堆积区,运行过程中,污泥在堆积填充完一个堆积区后,才能继续向前传输,在大小污泥颗粒挤压的压力下相互补充缝隙并完成传输,污泥依次填充每个堆积区形成移动式的密封空间,从而在连续输送物料的同时,达到阻断干燥热风、臭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防止其逸散的目的,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移动式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固定式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快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51-下料螺旋外壳;52-输送螺杆;53-观察窗口;54-感应元件;55-快速接头;56-卸料口;57-移动式安装座;58-固定式安装座;59-临时存储桶;521-螺纹段;522-无螺纹段;571-固定支架;572-底板;573-万向轮;574-可调节支腿;581-固定地脚;591-料位传感元件;592-感应元件;551-母接头;552-公接头;553-台阶段;554-螺纹连接段;555-密封环;556-弹性卡扣;557-活动环;558-密封垫;559-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包括下料螺旋外壳51,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输送螺杆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52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52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521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522,所述螺纹段521和所述无螺纹段522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本实施例的输送螺杆52的无螺纹段522可以认为是在螺杆结构上的几个区域去掉螺纹部分形成的污泥堆积区,也就是当污泥输送至污泥堆积区时没有螺旋动力继续推进污泥,进而使得污泥颗粒越积越多且大小颗粒相互补充排列,直至填充压实充满污泥堆积区,形成更为致密的依次排列的移动污泥密封屏障;当临时储存桶继续进料,在上一级螺纹段521的压力推动下,依次排列的移动密封屏障中的物料被一点点挤压释放至下一个螺纹段,来自上一级螺纹段的污泥颗粒继续补充形成密封屏障,从而使得干化污泥在螺纹动力的作用下不断输送推进。在输送螺杆52持续工作的过程中,每一个污泥堆积区都在挤压作用下填充满污泥,相当于形成一个或数个间隔的移动堆积区段,即移动污泥密封屏障,从而可以阻断极大部分干燥热风、臭味和有害气体通过缝隙沿着螺杆逃逸至出料口,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燥热风可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螺旋外壳(51),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输送螺杆(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52)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52)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521)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522),所述螺纹段(521)和所述无螺纹段(522)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螺旋外壳(51),设置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内的输送螺杆(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螺杆(52)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输送螺杆(52)包括用于螺旋输送污泥的螺纹段(521)和用于堆积污泥的无螺纹段(522),所述螺纹段(521)和所述无螺纹段(522)交替设置并连接成型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上位于所述无螺纹段(522)的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口(53),在所述观察窗口(5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密实度的检测元件(54),所述检测元件(5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螺旋外壳(51)的进料端连接有临时存储桶(59),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设置为波纹结构,在所述临时存储桶(59)的进口端通过快速接头(55)连接在污泥干化设备的出口端,在所述临时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冠英黄擎英郭艳平彭健锟朱杰生吴基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康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