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53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悬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伸入所述固定框内,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框螺纹连接;第一活动板件,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铰接;第二活动板件,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解决相关技术中集装箱运输晃动导致货物碰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的货物,以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在相关技术中,货物分层装载在集装箱内部,由于货物本身尺寸规格或者装载数量过少等原因,顶部的货物会与集装箱存在间距。但是,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位于顶部的货物容易发生倾斜,甚至倾覆,从而造成货物与集装箱内壁之间的碰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解决相关技术中,集装箱运输晃动导致货物碰损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包括:箱体;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悬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伸入所述固定框内,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框螺纹连接;第一活动板件,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铰接;第二活动板件,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板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转动座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活动板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转动座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动座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动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框铰接;所述第二转动座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动座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螺纹杆铰接;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通过活动轴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板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活动板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垫,所述第二支撑垫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固定框包括框体及支座,所述支座固设于所述框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转动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座铰接。优选地,还包括操控件,所述操控件设于所述螺纹杆背离所述固定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内开设有滑动空腔;所述操控件包括操控盘、转盘、连接杆、弹性件及限位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操控盘,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螺纹杆,并伸入所述滑动空腔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杆抵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动空腔内,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杆,所述限位杆的第一端与转盘连接,所述限位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限位槽。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上形成有一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与所述螺纹杆抵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螺纹杆设置。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固定框放在顶部货物的上方,使得货物置于固定框内;拧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更深入的伸入所述固定框内,以挤压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在此期间,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在螺纹杆的推动下逐渐翘起,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翘起;直至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二端与箱体的顶壁抵触;此时,不再拧动螺纹杆,螺纹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螺纹杆以及货物,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一端支撑于货物,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与箱体的顶壁抵触,从而通过第一活动板件与所述第二活动板件形成的三角支撑结构,实现稳定的固定货物,有效的防止位于顶部的货物发生倾覆,避免造成货物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的碰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一使用情景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拆除箱体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拆除箱体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所示的B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固定框;11-框体、12-支座;1a-限位槽;2-螺纹杆;2a-滑动空腔;3-第一活动板件;31-第一板体、32-第一转动座、33-第一转轴、34-第一支撑垫;4-第二活动板件;41-第二板体、42-第二转动座、43-第二转轴、44-第二支撑垫;5-活动轴;6-操控件;61-操控盘、62-转盘、63-连接杆、64-限位杆、65-弹性件;631-滑块结构;7-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一使用情景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的拆除箱体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包括:箱体7;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悬设于所述箱体7内,所述固定框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穿过所述螺纹孔伸入所述固定框1内,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框1螺纹连接;第一活动板件3,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1铰接;第二活动板件4,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2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二端铰接。将固定框1放在顶部货物的上方,使得货物置于固定框1内;拧动螺纹杆2,使得螺纹杆2更深入的伸入所述固定框1内,以挤压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一端;在此期间,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二端在螺纹杆2的推动下逐渐翘起,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二端翘起;直至所述第一活动板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板的第二端与箱体7的顶壁抵触;此时,不再拧动螺纹杆2,螺纹杆2固定于所述固定框1;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螺纹杆2以及货物,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一端支撑于货物,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二端与箱体7的顶壁抵触,从而通过第一活动板件3与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形成的三角支撑结构,实现稳定的固定货物,有效的防止位于顶部的货物发生倾覆,避免造成货物与箱体7的内壁之间的碰损。请再次参阅图4,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件4的第二端可以同时与箱体7的顶壁抵触;也可以所述第一活动板件3的第二端或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悬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螺纹孔;/n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伸入所述固定框内,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框螺纹连接;/n第一活动板件,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铰接;/n第二活动板件,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悬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螺纹孔;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伸入所述固定框内,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固定框螺纹连接;
第一活动板件,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框铰接;
第二活动板件,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螺纹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的第二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转动座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活动板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转动座与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动座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动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框铰接;
所述第二转动座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动座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螺纹杆铰接;
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通过活动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活动板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垫,所述第二支撑垫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货物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包括框体及支座,所述支座固设于所述框体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翼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