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一侧设有注液口,所述桶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靠近桶体的一端设有出液阀,所述桶体一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远离桶体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溢流管靠近桶体的一端设有过量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因药液灌注过多造成的药液溢出,减少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制药生产时,需要先将部分原料药液存储在供液桶中,当需要加工时,再通过供液桶将原料药液输出。但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在室外或无取暖设备的工房中作业时,供液桶内的原料药液容易凝结成块,从而影响药液的生产。现有申请号为201420765363.X的中国技术,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保温功能的研磨或抛光液供液桶,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用于盛装研磨或抛光液的桶体,桶体上设置有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桶体上的保温层。桶体包括位于外部的桶体外壳和位于内部的桶体内胆。保温层设置在桶体外壳的外侧。桶体外壳与桶体内胆之间设置有中空保温回水管路,桶体外壳上设置有与中空保温回水管路分别相通的回收水入口和回收水出口。桶体上还设置有带搅拌马达的搅拌轴,该搅拌轴插入桶体内胆中。桶体上还设置有供液泵,该供液泵的一端插入桶体内胆中。桶体上还设置有通过掀盖合页铰接在桶体上的桶盖,掀盖把手设置在桶盖上。该技术具有提高抛光效率、改善抛光质量与降低磨粉消耗成本的特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向桶体内灌注药液时,一般是通过泵体将药液从储液罐抽送至桶体内,但由于缺少药液灌注量的观察结构,当工作人员受外界影响而未对药液灌注过程进行实时观察时,容易导致药液溢出,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能够避免因药液灌注过多造成的药液溢出,减少浪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一侧设有注液口,所述桶体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靠近桶体的一端设有出液阀,所述桶体一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远离桶体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溢流管靠近桶体的一端设有过量报警系统,所述过量报警系统包括:过量检测模块,设置在溢流管靠近桶体的一端,用于检测药液是否过量;当检测到药液过量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连接于过量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响应于检测信号输出提示信号;提示模块,连接于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提示信号;当接收到提示信号时,提示模块响应于提示信号进行声光报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液口向桶体内灌注药液,当桶体内的药液达到预设值时,药液向溢流管流动,随后当过量检测模块检测药液过量并向溢流管流动时,输出检测信号;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响应于检测信号输出提示信号;当提示模块接收到提示信号时,提示模块响应于提示信号进行声光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停止药液的灌注,避免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桶体顶部设有竖直固设有中空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伸入桶体内;所述过量报警系统还包括:液深检测模块,固设在安装杆底部并连接于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桶体内药液深度;当检测到药液深度时,输出液深检测信号;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液深检测信号时,输出液深显示信号;液深显示模块,设置在桶体表面并连接于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液深显示信号;当接收到液深显示信号时,显示药液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深检测模块检测到药液深度时,输出液深检测信号;当控制模块接收到液深检测信号时,输出液深显示信号;当液深显示模块接收到液深显示信号时,显示药液深度,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实时观察液深,避免药液溢出,减少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桶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竖直固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固接有若干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桶体时,推动底座即可对桶体进行搬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并与支脚滑移连接的安装板、若干竖直固设在安装板底部的定位柱以及与安装板表面相铰接并与底座底部相铰接的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安装板经套接孔套设在支脚上;所述调节组件驱动安装板沿支脚向下滑动使定位柱将底座抬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桶体被搬运至指定位置时,通过调节组件驱动安装板沿支脚向下滑动,使定位柱将底座抬起,从而避免万向轮打滑导致的桶体移动,保证桶体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柱底部套设有防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件能够避免定位柱发生打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道开设在安装板顶部的滑槽、与滑槽滑移连接并对称设置在滑槽两端的动作块、与动作块两端相铰接并与底座底部相铰接的动作杆、固设在安装板两端并与动作块相平行的固定块以及穿设于动作块和固定块并分别与动作块和固定块螺纹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平行于滑槽,且所述丝杠以其自身中心处为界向两端分别开设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使动作块沿滑槽相对滑动,随后动作杆与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增大从而驱动安装板沿支脚向下滑动,并最终通过定位柱将底座撑起使万向轮离开地面,完成对底座的定位,避免桶体发生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呈倒T形,所述动作块底部设置有与滑槽适配的滑动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槽呈T形,因而能够避免动作块在滑动时从滑槽中脱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溢流管和过量报警系统,能够避免药液从注液口溢出,减少浪费;2.通过设置液深检测模块和液深显示模块,能够实时观察液深,避免药液溢出;3.通过设置万向轮和定位组件,能够方便对桶体进行搬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沿A-A作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过量报警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过量报警系统的局部电路图。图中,1、桶体;10、注液口;111、内筒;112、外壳;113、端盖;12、加热器;13、隔离件;14、搅拌电机;15、搅拌轴;151、搅拌叶片;16、溢流管;161、溢流阀;17、出液管;171、出液阀;18、安装杆;19、底座;191、支脚;192、万向轮;193、把手;2、过量报警系统;21、过量检测模块;22、控制模块;23、提示模块;24、液深检测模块;25、液深显示模块;31、安装板;311、套接孔;32、定位柱;321、防滑件;331、滑槽;332、动作块;333、动作杆;334、固定块;335、丝杠;336、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及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包括桶体1,桶体1包括内筒111和外壳112;桶体1顶部固设有端盖113,端盖113上竖直固设有搅拌电机14,搅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顶部一侧设有注液口(10),所述桶体(1)底部设有出液管(17),所述出液管(17)靠近桶体(1)的一端设有出液阀(17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一侧设有溢流管(16),所述溢流管(16)远离桶体(1)的一端与出液管(17)相连通;所述溢流管(16)靠近桶体(1)的一端设有过量报警系统,所述过量报警系统包括:/n过量检测模块(21),设置在溢流管(16)靠近桶体(1)的一端,用于检测药液是否过量;当检测到药液过量时,输出检测信号;/n控制模块(22),连接于过量检测模块(21),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响应于检测信号输出提示信号;/n提示模块(23),连接于控制模块(22),用于接收提示信号;当接收到提示信号时,提示模块(23)响应于提示信号进行声光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顶部一侧设有注液口(10),所述桶体(1)底部设有出液管(17),所述出液管(17)靠近桶体(1)的一端设有出液阀(17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一侧设有溢流管(16),所述溢流管(16)远离桶体(1)的一端与出液管(17)相连通;所述溢流管(16)靠近桶体(1)的一端设有过量报警系统,所述过量报警系统包括:
过量检测模块(21),设置在溢流管(16)靠近桶体(1)的一端,用于检测药液是否过量;当检测到药液过量时,输出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22),连接于过量检测模块(21),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响应于检测信号输出提示信号;
提示模块(23),连接于控制模块(22),用于接收提示信号;当接收到提示信号时,提示模块(23)响应于提示信号进行声光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顶部设有竖直固设有中空的安装杆(18),所述安装杆(18)伸入桶体(1)内;所述过量报警系统还包括:
液深检测模块(24),固设在安装杆(18)底部并连接于控制模块(22),用于检测桶体(1)内药液深度;当检测到药液深度时,输出液深检测信号;当控制模块(22)接收到液深检测信号时,输出液深显示信号;
液深显示模块(25),设置在桶体(1)表面并连接于控制模块(22),用于接收液深显示信号;当接收到液深显示信号时,显示药液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供液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底部设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底部竖直固设有支脚(191),所述支脚(191)底部固接有若干万向轮(1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而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