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5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属于储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在罐体底部的两端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盖,在罐体内设置有沿垂直于罐体轴线方向设置的刮板,刮板与罐体的底部内侧壁抵接,刮板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刮板沿罐体的轴线方向移动。达到方便将卧式储罐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
本技术涉及储罐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储罐用以存放酸碱、醇、气体、液态等提炼的化学物质,储罐分为立式储罐和卧式储罐,此外根据材质可分为:聚乙烯储罐、聚丙烯储罐、玻璃钢储罐、陶瓷储罐、橡胶储罐、不锈钢储罐等。现有的卧式储罐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94547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卧式燃气碳钢储罐,包括罐体,罐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监测口,所述碳钢储罐包括外壳和内壁,所述监测口为设置在顶部的相对应的第一外壳开口和第一内壁开口,监测封盖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碳钢储罐方向延伸,所述监测封盖的顶部设置有监测仪表,所述监测仪表的探测直管穿过所述监测口延伸入所述碳钢储罐的内部。多个碳钢储罐的监测仪表能够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实现碳钢储罐内部的自动监控,保证燃气长时间存储时的安全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长时间使用后,储罐底部可能会留存有少量结晶或者不方便用工业泵抽出的少量液体,工作人员此时工作人员清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其具有方便将卧式储罐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在罐体底部的两端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置有排污盖,在罐体内设置有沿垂直于罐体轴线方向设置的刮板,刮板与罐体的底部内侧壁抵接,刮板连接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刮板沿罐体的轴线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沿水平方放置杂质沉积在罐体底部,清理罐体底部的杂质时,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刮板向靠近排污口的方向移动,将排污盖打开,刮板推动罐体底部内侧壁上的杂质移动到排污口出并排出,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清理储罐内沉积杂质的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杆和转动把手,螺纹杆沿罐体的轴线方向转动设置在罐体的内侧壁上,刮板与罐体内侧壁沿平行于罐体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螺纹杆穿过刮板并且与刮板螺纹连接,转动把手穿出罐体并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把手,由于刮板与罐体内侧壁滑动配合,因此螺纹杆转动时,刮板只能沿罐身的轴线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排污口,进而实现了使刮板沿罐体底部的内侧壁移动的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罐体靠近转动把手的一端上设置可拆卸设置有密闭盖,密闭盖能够罩设在转动把手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闭盖与罐体可拆卸,因此存储液体时,将密封盖罩设在转动把手的外侧,使得液体不易从螺纹杆与罐体连接的缝隙处溢出,同时外界空气不易从螺纹杆与罐体的连接处进入到罐体内,提高了罐体的存储密闭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驱动机构还连接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端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接杆,在把手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沿转动把手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插接杆能够与插接孔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杂质时,工作人员将密闭盖打开,将电机输出端上的插接杆插入到插接孔内,启动电机,电机通过插接杆带动转动把手转动即可带动螺纹杆转动,达到了节省人力、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机的电机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时,工作人员将电机放置在电机安装座上,使得插接杆能够与插接孔插接稳定,工作人员不需要手动提升电机或者是将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放置电机,提高了操作便利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电机安装座包括固定板和滑动座,滑动座能够对电机起到限位作用,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端面上并且位于密封盖的下侧,滑动座沿平行于罐体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电机放置在滑动座上,电机相对于滑动座保持不动,拆卸密封盖时,工作人员拉动滑动座远离固定板,方便工作人员拆卸密封盖;密封盖拆卸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滑动座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推动,使得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配合,实现了方便工作员将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适配的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固定板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能够对滑动座相对于固定板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滑动座靠近转动把手并且使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适配后,通过限位机构将滑动座限位,电机工作过程中滑动座不易相对于固定板滑动,提高了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当密封盖与罐体连接时,通过限位机构使得滑动座保持远离密封盖的状态,使电机相对于罐体保持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刮板的外侧壁涂设有防腐涂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内装有液体,防腐涂料提高了刮板的防腐性能,使得刮板不易被罐体内的液体腐蚀,提高了刮板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采用刮板、驱动机构和排污口的结构,实现方便将罐体底部沉积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2、通过采用电机的结构,实现了节省人力、方便驱动螺纹杆转动的功能;3、通过采用密封盖的结构,实现了提高罐体存储密闭性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突出罐体内部结构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3是突出密封盖呈打开状态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4是突出插接杆与转动把手插接配合后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中,1、罐体;11、进料口;12、排污口;13、排污盖;14、密封盖;15、电机安装座;151、固定板;152、滑动座;1521、围板;16、限位螺栓;2、刮板;3、驱动机构;31、螺纹杆;32、转动把手;321、插接孔;4、电机;41、插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包括罐体1,罐体1水平放置,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再参照图2,罐体1内滑动设置有刮板2,刮板2沿垂直于罐体1的轴线方向竖直设置,刮板2连接有驱动机构3,刮板2与罐体1的底部内侧壁抵接,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刮板2沿平行于罐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排污口12,排污口12处设置有排污盖13。存储液体时,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刮板2向靠近排污口12的方向移动,同时将排污盖13打开,刮板2推动罐体1底部的杂质从排污口12排出,即实现了方便将罐体1进行清理的效果。参照图2,刮板2的截面为与罐体1底部截面相互适配的半圆弧状,刮板2的两端与罐体1的轴向内侧壁滑动配合,刮板2的高度高于罐体1的半径。工作人员在清理杂质的过程中可从进料口11向罐体1内注入清洗水,由于刮板2高度高于罐体1半径,因此使得罐体1底部的杂质不易在清洗水的冲刷作用下漂浮至刮板2远离排污口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底部的两端开设有排污口(12),排污口(12)处设置有排污盖(13),在罐体(1)内设置有沿垂直于罐体(1)轴线方向设置的刮板(2),刮板(2)与罐体(1)的底部内侧壁抵接,刮板(2)连接有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刮板(2)沿罐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底部的两端开设有排污口(12),排污口(12)处设置有排污盖(13),在罐体(1)内设置有沿垂直于罐体(1)轴线方向设置的刮板(2),刮板(2)与罐体(1)的底部内侧壁抵接,刮板(2)连接有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刮板(2)沿罐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螺纹杆(31)和转动把手(32),螺纹杆(31)沿罐体(1)的轴线方向转动设置在罐体(1)的内侧壁上,刮板(2)与罐体(1)内侧壁沿平行于罐体(1)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螺纹杆(31)穿过刮板(2)并且与刮板(2)螺纹连接,转动把手(32)穿出罐体(1)并且与螺纹杆(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靠近转动把手(32)的一端上设置可拆卸设置有密闭盖,密闭盖能够罩设在转动把手(3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卧式储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何雅周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皓瑞封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