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63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柱、以及导向筒,转向管柱容置在导向筒内,转向管柱与导向筒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U型弹簧片包括第一弹簧面、第二弹簧面、以及连接第一弹簧面和第二弹簧面的折弯面,第一弹簧面顶紧导向筒的内壁,第二弹簧面顶紧转向管柱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向管柱与导向筒之间设置U型弹簧片,由第一弹簧面顶紧导向筒的内壁,由第二弹簧面顶紧转向管柱的外壁,从而通过U型弹簧片提供预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U型弹簧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可以通过采用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U型弹簧片来提供不同的预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转向系统,主要包括转向管柱、导向筒等部件,转向管柱能在导向筒内活动,以调节转向管柱的长度。然而,当转向管柱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导向筒需要夹紧转向管柱。现有技术采用了较为复杂的夹紧机构来产生预紧力以夹紧转向管柱,因此,导致转向系统的整体成本过高。其次,由于夹紧机构较为复杂,因此,难以调节预紧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采用较为复杂的夹紧机构来夹紧转向管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柱、以及导向筒,所述转向管柱容置在所述导向筒内,所述转向管柱与所述导向筒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所述U型弹簧片包括第一弹簧面、第二弹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和所述第二弹簧面的折弯面,所述第一弹簧面顶紧所述导向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顶紧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上设置有管柱支架,所述第二弹簧面顶紧所述管柱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筒包括导向筒本体、以及开盖,所述导向筒本体上设置有开盖通孔,所述开盖封闭所述开盖通孔且与所述导向筒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顶紧所述开盖。更进一步地,所述开盖通过紧固部件与所述导向筒本体固定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面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减摩部件。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摩部件为一个或多个滚珠;或者所述减摩部件为一个或多个滚轴。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面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容置件,所述滚珠或者所述滚轴容置在所述容置件内。再进一步地,所述容置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弹簧面开口的容置腔,所述滚珠或者所述滚轴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弹簧面插入所述容置腔并顶紧所述滚珠或者所述滚轴。再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小孔,所述滚珠或者所述滚轴部分穿过所述小孔并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壁或管柱支架接触。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摩部件为橡胶垫或橡胶套。本技术通过在转向管柱与导向筒之间设置U型弹簧片,由第一弹簧面顶紧导向筒的内壁,由第二弹簧面顶紧转向管柱的外壁,从而通过U型弹簧片提供预紧力。本技术采用U型弹簧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可以通过采用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U型弹簧片来提供不同的预紧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的装配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转向管柱;11-管柱支架;2-导向筒;21-导向筒本体;22-开盖;23-紧固部件;3-U型弹簧片;31-第一弹簧面;32-第二弹簧面;33-折弯面;4-滚珠;5-容置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柱1、以及导向筒2,所述转向管柱1容置在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转向管柱1与所述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3,所述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和所述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导向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具体来说,U型弹簧片3设置在转向管柱1与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第一弹簧面31和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第一弹簧面31和第二弹簧面32提供相反的预紧力。第一弹簧面31顶紧导向筒2的内壁,施加朝向导向筒2的预紧力,第二弹簧面32顶紧转向管柱1的外壁,施加朝向转向管柱1的预紧力。因此,U型弹簧片3将会产生高的预紧力,以增加转向管柱1和导向筒2之间的刚度。本技术通过在转向管柱与导向筒之间设置U型弹簧片,由第一弹簧面顶紧导向筒的内壁,由第二弹簧面顶紧转向管柱的外壁,从而通过U型弹簧片提供预紧力。本技术采用U型弹簧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可以通过采用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U型弹簧片来提供不同的预紧力。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柱1、以及导向筒2,所述转向管柱1容置在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管柱支架11,所述转向管柱1与所述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3,所述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和所述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导向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管柱支架11;所述导向筒2包括导向筒本体21、以及开盖22,所述导向筒本体21上设置有开盖通孔,所述开盖22封闭所述开盖通孔且与所述导向筒本体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开盖22,所述开盖22通过紧固部件23与所述导向筒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面32与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减摩部件,所述减摩部件为一个或多个滚珠4,所述第二弹簧面32与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容置件5,所述滚珠4容置在所述容置件5内,所述容置件5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弹簧面32开口的容置腔,所述滚珠4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弹簧面32插入所述容置腔并顶紧所述滚珠4,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小孔,所述滚珠4部分穿过所述小孔并与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接触。优选地,在设置管柱支架11时,滚珠4与管柱支架11接触。具体来说,本实施例在导向筒本体21上设置开盖通孔以及通过固定连接的开盖22,便于将U型弹簧片3放置在转向管柱1与导向筒2之间。紧固部件23优选为与导向筒本体21螺栓连接的螺栓。减摩部件用于减少转向管柱与U型弹簧片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采用滚珠4作为减摩部件。可选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下,可以采用例如,滚轴,作为减摩部件。优选地,减摩部件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同时,本实施例设置容置滚珠4的容置件5,以方便对滚珠4的装配。容置件5的底部设置让滚珠4部分穿过的小孔,以实现滑动功能。本实施例设计开盖方便U型弹簧片的装配,采用滚珠以减少转向管柱与U型弹簧片之间的摩擦力并实现滑动功能。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包括:转向管柱1、以及导向筒2,所述转向管柱1容置在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管柱支架11,所述转向管柱1与所述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3,所述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和所述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导向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管柱支架11;所述导向筒2包括导向筒本体21、以及开盖22,所述导向筒本体21上设置有开盖通孔,所述开盖22封闭所述开盖通孔且与所述导向筒本体21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1)、以及导向筒(2),所述转向管柱(1)容置在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转向管柱(1)与所述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3),所述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和所述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导向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1)、以及导向筒(2),所述转向管柱(1)容置在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转向管柱(1)与所述导向筒(2)之间的空隙内容置U型弹簧片(3),所述U型弹簧片(3)包括第一弹簧面(31)、第二弹簧面(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和所述第二弹簧面(32)的折弯面(33),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导向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转向管柱(1)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管柱支架(11),所述第二弹簧面(32)顶紧所述管柱支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2)包括导向筒本体(21)、以及开盖(22),所述导向筒本体(21)上设置有开盖通孔,所述开盖(22)封闭所述开盖通孔且与所述导向筒本体(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面(31)顶紧所述开盖(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22)通过紧固部件(23)与所述导向筒本体(21)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振韬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