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0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包括有逐层排列分设的玻璃、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所述玻璃的内侧面均布排列有导热丝,该导热丝的接线端集成设置在玻璃的一侧;所述中层框架包括有框架以及形成于框架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天窗口,所述中层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热丝集成接线端的端子部;所述底层框架包括有外边框以及形成于该外边框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另一天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三层结构的玻璃总成实现了对现有叉车顶棚玻璃的改进,通过可加热的玻璃实现了叉车在室内外作业或出入冷库作业的要求,同时消除了顶部玻璃外部集水汽和内层雾化的问题,有效的实现了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
本技术涉及顶棚玻璃
,具体为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前移式带驾驶室叉车一般用于室内外或冷库中堆垛作业,其顶部挡风天窗大多数为钢化玻璃或者夹层玻璃,当叉车需要在冷库里进行出入作业时,驾驶室顶部的玻璃易形成水汽,影响驾驶员视野,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顶部玻璃起雾现象。由于前移式带驾驶室叉车一般门架较高,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厂家可以达到12-15米门架,所以驾驶员的顶部视野对操作安全尤为重要,如何设计一种可在降低或消除上述环境下驾驶叉车的驾驶视野问题,成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包括有逐层排列分设的玻璃、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所述玻璃的内侧面均布排列有导热丝,该导热丝的接线端集成设置在玻璃的一侧;所述中层框架包括有框架以及形成于框架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天窗口,所述中层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热丝集成接线端的端子部;所述底层框架包括有外边框以及形成于该外边框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另一天窗口,所述外边框上还开设有匹配端子部所在位置的端子缺口。所述中层框架包裹玻璃的外缘部并在下端面与底层框架固接,所述底层框架的外轮廓与中层框架的外轮廓相同。所述中层框架的天窗口呈T形结构,该T形结构包括有第一天窗口和与之相邻形成的第二天窗口。所述底层框架的横向形成有横梁,该横梁与底层框架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且所述横梁将天窗口分设形成有第三天窗口和第四天窗口。所述玻璃、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在逐层装配后位于边缘处开设有用于安装雨刮器的通孔。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三层结构的玻璃总成实现了对现有叉车顶棚玻璃的改进,通过可加热的玻璃实现了叉车在室内外作业或出入冷库作业的要求,同时消除了顶部玻璃外部集水汽和内层雾化的问题,有效的实现了提高了安全性和实用性,且该种玻璃总成的结构强度高,且透光性强,进一步的提高了其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层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层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玻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玻璃总成分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本体、11顶梁、2防护装置、3天窗总成、31中层框架、32端子部、33通孔一、34第一天窗口、35第二天窗口、36玻璃、361导热丝、362通孔二、37底层框架、371端子缺口、372装配孔、373第三天窗口、374横梁、375第四天窗口、4雨刮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所述天窗总成3由三层结构依次上下层叠而成,分别为玻璃36、中层框架31以及底层框架37,为了适配安装尺寸,三层结构的外缘轮廓均相互匹配,具体的为;该种天窗总成3采用的玻璃36为可加热玻璃,即在玻璃36的内侧面印刷有用于加热其表面的导热丝361,该导热丝361一般选用的材质为银,本实施例不对其作出详细限定和说明,为了实现对外层面玻璃36的清理,在玻璃36上表面的拐角处安装有雨刮器4,需要指出的,该雨刮器4的行程范围位于驾驶室内操控人员的仰视视野范围内;该天窗总成3采用的中层框架31为金属材质框架,其作用在于固定连接玻璃36,同时衔接固定在底层框架37上,具体结构为:位于拐角处且与通孔二362的装配尺寸一致的通孔一33以及位于另一拐角处的端子部32,该端子部32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结构,其反面端适配连接导热丝361的接线处,该端子部32可作为导热丝361接线处的保护盖,实施对其的密封和绝缘处理;在位于该中层框架31的中部形成有供玻璃36透光的天窗口,在保证玻璃36具有最大进光量的要求下,本实施例优选的天窗口呈T形结构,该T形结构包含有第一天窗口34和与之相邻形成的第二天窗口35,两个天窗口均形成在一个开口上,同时,所述的通孔一33和端子部32分设在第一天窗口34的两侧,该种分设结构的设计可有效的防止对通孔一33和端子部32的结构干涉,并实现该天窗口的最大进光量。该天窗总成3采用的底层框架37用于实现对上述的中层框架31固定,同时中层框架31的厚度也可有效的避让其玻璃36与底层框架37的接触,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该底层框架37包括有位于拐角处的装配孔372,以及位于另一拐角处的端子缺口371,所述的装配孔372适配通孔一33和通孔二362的位置关系,并在三层结构贴合装配后实现对雨刮器4的安装;所述的端子缺口371为通孔结构,用于装配连接端子部32,起到有效的连接适配作用;为了加强该底层框架37的结构强度,所述的底层框架37的中部横向形成有横梁374,且该横梁374将所述的底层框架37分割成具有两个天窗口的框架结构,两个所述的天窗口分别为第三天窗口373和第四天窗口375;该种叉车顶棚总成架构安装在叉车的框架本体1顶部,具体的为在位于顶梁11的内侧安装,同时该种玻璃总成可视具体安装需求而定,为了提供良好的视野效果,该种玻璃总成的装配区域覆盖顶梁11的内侧所有空间,即可理解为框架本体1的顶部被该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完全占据;为了提高对天窗总成3的防护作用,可在位于天窗总成3的正上方装配有防护装置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逐层排列分设的玻璃、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n所述玻璃的内侧面均布排列有导热丝,该导热丝的接线端集成设置在玻璃的一侧;/n所述中层框架包括有框架以及形成于框架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天窗口,所述中层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热丝集成接线端的端子部;/n所述底层框架包括有外边框以及形成于该外边框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另一天窗口,所述外边框上还开设有匹配端子部所在位置的端子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逐层排列分设的玻璃、中层框架和底层框架;
所述玻璃的内侧面均布排列有导热丝,该导热丝的接线端集成设置在玻璃的一侧;
所述中层框架包括有框架以及形成于框架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天窗口,所述中层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热丝集成接线端的端子部;
所述底层框架包括有外边框以及形成于该外边框内侧并用于形成玻璃透光区域的另一天窗口,所述外边框上还开设有匹配端子部所在位置的端子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顶棚玻璃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框架包裹玻璃的外缘部并在下端面与底层框架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尚敏王勇李黎明张再磊陈伟林赵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