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线路巡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大部分都由人工完成。由于隧道中积水情况常见,且经常伴有有毒气体,存在工作环境危险、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巡检机器人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且巡视效率高。为了保证机器人巡检的顺利进行,一般会在电力隧道内铺设轨道,轨道有地面式和吊顶式两种,巡检机器人通过行驶在轨道上实现对电力隧道的巡检工作。一般不采用地面轨道式,一是因为电力隧道内通行空间有限,以免影响人员通行;二是巡检机器人在上方视野更好,监测范围更广。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吊顶式的轨道系统,轨道通过吊挂件与电力隧道的顶壁固接。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隧道顶部设置轨道,机器人通过吊挂组件与轨道连接,可以延轨道纵向行进。轨道为直线连续型,主要作为导向和承重机构,一般是平板型或方形。轨道安装无法实现高度和水平两个自由度的调节,当电力隧道出现弯道和高低起伏变化时,轨道安装的难度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为刚性连接,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运行轨道(1)、驳接件(2)、减震器(3)、吊挂件(4);所述运行轨道(1)与驳接件(2)相连,所述驳接件(2)与减震器(3)的下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减震器(3)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吊挂件(4)连接,所述吊挂件(4)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正上方的吊挂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运行轨道(1)、驳接件(2)、减震器(3)、吊挂件(4);所述运行轨道(1)与驳接件(2)相连,所述驳接件(2)与减震器(3)的下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减震器(3)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吊挂件(4)连接,所述吊挂件(4)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正上方的吊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驳接件(2)用于运行轨道(1)之间的端接,所述驳接件(2)的驳接处为柔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巡检机器人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轨道(1)与驳接件(2)之间通过可调节固定夹(5)、固定件(6)进行柔性连接;所述固定件(6)是抱箍固定件并与所述运行轨道(1)相连用于加固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吉超,宋贻澄,王振南,徐宇,刘春有,张大巍,李小,彭博,于晶,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