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15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包括装置头部、音响、壳体和摄像头,所述壳体两侧的顶端均活动铰接有第二机械臂,且第二机械臂的底端活动铰接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机械手掌,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驱动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头部,且装置头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装置头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音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可以使壳体移动方便和快捷,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装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方便使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第五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壳体转动,将显示屏转向适合用户观看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语翻译
,具体为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可以利用听觉和视觉获取信息,而聋哑人只能通过视觉获取信息,所以当普通人与聋哑人交流时,就非常困难,需要利用双向翻译装置对交流进行辅助。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信息表达不准确,无法准确表达手语,表达不清晰;(2)传统的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不便于调节高度,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装置的高度,影响使用感受;(3)传统的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不便于调节位置,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位置和面对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信息表达不准确、不便于调节高度和不便于调节位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包括装置头部、音响、壳体和摄像头,所述壳体两侧的顶端均活动铰接有第二机械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包括装置头部(1)、音响(2)、壳体(4)和摄像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两侧的顶端均活动铰接有第二机械臂(13),且第二机械臂(1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第一机械臂(12),所述第一机械臂(12)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机械手掌(11),所述壳体(4)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驱动结构(3),所述壳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头部(1),且装置头部(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5),所述装置头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音响(2),所述壳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所述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内部的顶端焊接有语音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包括装置头部(1)、音响(2)、壳体(4)和摄像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两侧的顶端均活动铰接有第二机械臂(13),且第二机械臂(1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第一机械臂(12),所述第一机械臂(12)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机械手掌(11),所述壳体(4)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驱动结构(3),所述壳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头部(1),且装置头部(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5),所述装置头部(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音响(2),所述壳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所述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内部的顶端焊接有语音识别模块(16),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6)的一侧焊接有单片机(17),且单片机(17)的一侧焊接有语音合成模块(18),所述语音识别模块(16)的底端焊接有手语识别模块(19),且手语识别模块(19)的一侧焊接有驱动模块(21),所述壳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五伺服电机(6),且第五伺服电机(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且第二支撑杆(8)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22),所述第二支撑杆(8)一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控制阀(9),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语音仿生手语双向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驱动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01)、第二伺服电机(302)、第三伺服电机(303)和第四伺服电机(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笑欧阳叶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