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95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包括下模和凹槽,两个所述下模的上方中间内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后端均固接有滑块。该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两侧的上模向下移动与两侧的钣金本体接触时,给钣金本体向下的力,将钣金本体冲压到两侧的下模上的凹槽内,使两侧的钣金本体折弯,解决了现有的生产钣金加工装置结构单一,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顶块与钣金本体接触时给钣金本体向外侧的力,对折弯后的钣金本体打死边,实现钣金加工的连续性,解决了现有的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在折完钣金后需要移动到其他设备进行打死边,不具有工作的连续性,耗时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钣金
,具体为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钣金,一种加工工艺,钣金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但是现有的生产钣金加工装置结构单一,一次只能折单个钣金,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在折完钣金后需要移动到其他设备进行打死边,不具有工作的连续性,耗时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生产钣金加工装置结构单一,一次只能折单个钣金,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包括下模和凹槽,两个所述下模的上方中间内壁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上均安装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电动推杆、横板、滑块、滑槽、连接杆、上模和钣金本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包括下模(7)和凹槽(9),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模(7)的上方中间内壁均开设有凹槽(9),两个所述凹槽(9)上均安装有加工机构(4);/n所述加工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一电动推杆(402)、横板(403)、滑块(404)、滑槽(405)、连接杆(406)、上模(407)和钣金本体(408);/n所述支撑板(401)的上方底端中间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02),所述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板(403),所述横板(403)的左右两侧后端均固接有滑块(404),两个所述滑块(404)均与滑槽(405)滑动卡接,所述滑槽(405)均开设在支撑板(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包括下模(7)和凹槽(9),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模(7)的上方中间内壁均开设有凹槽(9),两个所述凹槽(9)上均安装有加工机构(4);
所述加工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第一电动推杆(402)、横板(403)、滑块(404)、滑槽(405)、连接杆(406)、上模(407)和钣金本体(408);
所述支撑板(401)的上方底端中间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02),所述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板(403),所述横板(403)的左右两侧后端均固接有滑块(404),两个所述滑块(404)均与滑槽(405)滑动卡接,所述滑槽(405)均开设在支撑板(401)的上方左右两侧前端,所述横板(403)的左右两侧底端均固接有连接杆(406),左侧所述连接杆(406)的底端固接有上模(407),所述上模(407)的下方外壁与钣金本体(408)的上方外壁相贴合,所述钣金本体(408)的下方外壁与凹槽(9)的内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4)与滑槽(405)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钣金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6)、上模(407)和钣金本体(408)均与横板(403)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生产钣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显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精亦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