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包括:臭气收集主管、臭气收集横向支管、臭气收集竖向支管、风机、前端除臭器和后端除臭器,臭气收集主管布置在沿着垃圾中转站内至少三面墙壁上方,臭气收集主管一端伸出垃圾中转站外,从排风口排入大气,在靠近排风口臭气收集主管上依次装有风机和前端除臭器,臭气收集主管另一端装有后端除臭器,在两个垃圾箱之间臭气收集主管接有一根装在中转站上方臭气收集横向支管,在臭气收集主管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上接有若干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臭气收集竖向支管一端通向垃圾中转站地面,在每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长度方向上至少开有一个吸风口,前端除臭器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若干根UV灯管、臭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
本技术涉及臭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中转站是对城市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的一个主要场所。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氨气及硫醇等气体,若不对这些臭气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垃圾中转站的主要采用的臭气控制方法为喷雾除臭和负压吸附除臭。喷雾除臭的工作介质为液体,会对电、金属设备产生破坏,除臭液雾化后容易吸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常规的负压吸附除臭通常分为物理模式、化学模式和生物模式,物理模式用水或活性炭对一些臭气分子进行吸附,但两种物质的吸附能力有限,只能应用在臭味浓度比较低的情况;化学模式通过化学药剂来实现对臭气分子的分解,但会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模式用有益菌膜对臭气分子进行分解,但设备投资高,挂膜时间长,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对臭味气体也分解不完全。由于种种缺陷,喷雾除臭和负压吸附除臭的应用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用常规的除臭方法对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而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为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在垃圾中转站内装有若干个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包括:臭气收集主管、臭气收集横向支管、臭气收集竖向支管、风机、前端除臭器和后端除臭器,其中:臭气收集主管布置在沿着垃圾中转站内的至少三面墙壁的上方,臭气收集主管的一端伸出垃圾中转站外,从排风口排入大气,在靠近排风口的臭气收集主管上依次装有风机和前端除臭器,臭气收集主管的另一端装有后端除臭器,在两个垃圾箱之间的臭气收集主管接有一根装在中转站上方的臭气收集横向支管,在臭气收集主管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上接有若干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臭气收集竖向支管的一端通向垃圾中转站的地面,在每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的长度方向上至少开有一个吸风口,前端除臭器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若干根UV灯管、臭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臭气依次经过前端除臭器的UV灯管、臭氧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被净化后,再通过风机从臭气收集主管的排风口排入大气。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臭气收集竖向支管分别沿着臭气收集主管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吸风口面向垃圾箱。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臭气收集竖向支管的末端距垃圾中转站地面的距离为0.1至0.3米。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在所述臭气收集竖向支管上开有两个吸风口,上述吸风口距垃圾中转站地面的最短距离为0.5至1.5米之间。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臭气收集主管、臭气收集横向支管、风机、前端除臭器和后端除臭器均固定在距垃圾中转站的地面3至3.5m的屋顶上。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静音风机。本技术的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其中:所述后端除臭器为光氢离子净化器。本技术的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中的UV灯管能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高氧化性的臭氧,进而将恶臭气体氧化分解成无毒害的低分子化合物,氧化分解臭气的同时臭氧自身也得到了消耗。气体进入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前,经过臭氧过滤网,过滤掉UV灯管产生的剩余臭氧,使排放的气体中臭氧浓度在1mg/m3~10mg/m3之间。气体经过除臭氧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层,残存的臭气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层,空气得到了彻底的净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去除臭味气体的同时,能分解有毒气体,消除有害微生物,沉降可吸入颗粒物,净化范围全面;臭味气体及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H2O和CO2,无任何化学残留,不产生二次污染;采用了高级氧化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净化效率较高;设备运行功率低,耗材使用时间长,运行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的俯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从图1A-A处剖开的正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前端除臭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至图3中,标号1为风机;标号2为前端除臭器;标号3为末端除臭器;标号4为臭气收集主管;标号5为臭气收集横向支管;标号6为臭气收集竖向支管;标号7为吸风口;标号8为UV灯管;标号9为臭氧过滤网;标号10为活性炭吸附层;标号11为排风口;标号12为垃圾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在垃圾中转站内装有若干个垃圾箱12,本技术的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包括:臭气收集主管4、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风机1、前端除臭器2和后端除臭器3,臭气收集主管4布置在沿着垃圾中转站内的三面墙壁的上方,臭气收集主管4、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风机1、前端除臭器2和后端除臭器3均固定在距垃圾中转站的地面3-3.5m的屋顶上。臭气收集主管4的一端伸出垃圾中转站外,从排风口11排入大气,在靠近排风口11的臭气收集主管4上依次装有风机1和前端除臭器2,风机1为离心式静音风机。臭气收集主管4的另一端装有后端除臭器3,在两个垃圾箱12之间的臭气收集主管4接有一根装在中转站上方的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在臭气收集主管4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上接有若干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分别沿着臭气收集主管4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一端通向垃圾中转站的地面,它的末端距垃圾中转站地面的距离为0.1至0.3米,在每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长度方向上开有两个吸风口7,吸风口7面向垃圾箱12,上述吸风口7距垃圾中转站地面的最短距离为0.5至1.5米之间。前端除臭器2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若干根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臭气依次经过前端除臭器2的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被净化后,再通过风机1从臭气收集主管4的排风口11排入大气。后端除臭器3为光氢离子净化器,它包括宽频光子波发生管和稀有金属催化剂,所述宽频光子波发生管在所述稀有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产生包含O3、O、H2O2与为OH在内的空气净化因子,空气净化因子随气体流至整个臭气收集主管4内,迅速杀灭气体中的有害微生物,分解可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臭味气体,沉降可吸入颗粒物。净化完成后有害物质转变为H2O和CO2,无任何化学残留物质。收集的臭气依次通过前端除臭器2中的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UV灯管8能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高氧化性的臭氧,进而将恶臭气体氧化分解成无毒害的低分子化合物,氧化分解臭气的同时臭氧自身也得到了消耗。气体进入臭氧过滤网9后,将UV灯管8产生的剩余臭氧分解过滤,使排放的气体中臭氧浓度在1mg/m3~10mg/m3之间。气体经过除臭氧后进入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0,残存的臭气分子被吸附在活性炭层10上,空气得到了彻底的净化。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在垃圾中转站内装有若干个垃圾箱(12),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包括:臭气收集主管(4)、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风机(1)、前端除臭器(2)和后端除臭器(3),其特征在于:臭气收集主管(4)布置在沿着垃圾中转站内的至少三面墙壁的上方,臭气收集主管(4)的一端伸出垃圾中转站外,从排风口(11)排入大气,在靠近排风口(11)的臭气收集主管(4)上依次装有风机(1)和前端除臭器(2),臭气收集主管(4)的另一端装有后端除臭器(3),在两个垃圾箱(12)之间的臭气收集主管(4)上接有一根装在中转站上方的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在臭气收集主管(4)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上接有若干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一端通向垃圾中转站的地面,在每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长度方向上至少开有一个吸风口(7),前端除臭器(2)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若干根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臭气依次经过前端除臭器(2)的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被净化后,再通过风机(1)从臭气收集主管(4)的排风口(11)排入大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在垃圾中转站内装有若干个垃圾箱(12),垃圾中转站的除臭设备包括:臭气收集主管(4)、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风机(1)、前端除臭器(2)和后端除臭器(3),其特征在于:臭气收集主管(4)布置在沿着垃圾中转站内的至少三面墙壁的上方,臭气收集主管(4)的一端伸出垃圾中转站外,从排风口(11)排入大气,在靠近排风口(11)的臭气收集主管(4)上依次装有风机(1)和前端除臭器(2),臭气收集主管(4)的另一端装有后端除臭器(3),在两个垃圾箱(12)之间的臭气收集主管(4)上接有一根装在中转站上方的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在臭气收集主管(4)和臭气收集横向支管(5)上接有若干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一端通向垃圾中转站的地面,在每根臭气收集竖向支管(6)的长度方向上至少开有一个吸风口(7),前端除臭器(2)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若干根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臭气依次经过前端除臭器(2)的UV灯管(8)、臭氧过滤网(9)和活性炭吸附层(10)被净化后,再通过风机(1)从臭气收集主管(4)的排风口(11)排入大气。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葛岩万丽丽宫晛韩光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伍舟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