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磁随机存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24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磁随机存储器,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晶圆、介电层、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及MTJ结构层,介电层采用碲化镉CdTe或者碲化锌ZnTe材料;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采用高迁移率的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锑化铟InSb或砷化铟InAs。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结构不仅能够现有的半导体CMOS工艺相匹配,还可以提供比传统重金属SOT材料更高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器件写入电流的功耗问题。此外,通过施加背栅电压可以实现对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调控,进而进一步改善器件的功耗。并且通过电场控制,能够增加改型器件阵列的可编程与存算一体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磁随机存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窄禁带III-V族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可编程自旋轨道力矩-磁随机存储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
的不断发展,存储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磁性隧道结的磁随机存储器因其具有非易失性、高存储密度、读写速度快的特性,并且与现有的CMOS器件和工艺兼容,因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磁随机存储器通过磁场来实现数据的读写,但受制于磁场写入速度慢,磁场大小不可控等缺点,导致器件尺寸停滞在90nm而无法进一步减小。随后,基于自旋转移力矩的磁随机存储器(STT-MRAM)以电流代替磁场进行读写操作,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器件的尺寸,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磁随机存储器件的设计与制备。近年来,三星、Everspin、GlobalFoundary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相继推出了STT-MRAM产品,最大存储密度可达1G-bit。然而,STT-MRAM面临的一大挑战仍然是实现读写所需的电流密度较高(~108A/cm2),进而导致器件功耗增大;与此同时,在STT-MRAM器件中,翻转电流会通过用于器件存储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磁随机存储器,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晶圆、介电层(I)、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及MTJ结构层,其中:/n介电层(I)采用碲化镉CdTe或者碲化锌ZnTe材料;/n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采用高迁移率的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锑化铟InSb或砷化铟InAs;/n由介电层(I)与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共同组成InSb/CdTe双层结构或InAs/ZnTe双层结构,InSb/CdTe双层结构中碲化镉CdTe材料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锑化铟InSb界面处或者InAs/ZnTe双层结构中碲化锌ZnTe材料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砷化铟I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磁随机存储器,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晶圆、介电层(I)、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及MTJ结构层,其中:
介电层(I)采用碲化镉CdTe或者碲化锌ZnTe材料;
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采用高迁移率的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锑化铟InSb或砷化铟InAs;
由介电层(I)与自旋轨道力矩作用层(II)共同组成InSb/CdTe双层结构或InAs/ZnTe双层结构,InSb/CdTe双层结构中碲化镉CdTe材料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锑化铟InSb界面处或者InAs/ZnTe双层结构中碲化锌ZnTe材料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砷化铟InAs界面处产生能够形成Rashba系数α可达的Rashba效应的自旋轨道耦合力矩,以减小相应翻转MTJ所需的电流密度;
MTJ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自由层(III)、遂穿势垒层(IV)和钉扎层(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III-V族窄禁带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煦丰孙璐张勇薛丰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