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尤其适用于矿料呈块状、采用现有导向滑靴磨损明显、特别是现有导向滑靴的底勾磨损严重的情况,属于井工采矿机械
技术介绍
采用滚筒式采矿机开采高硬度矿料时,截割坚硬矿料产生的反作用力(尤其是冲击)对采矿机的行走啮合系统影响很大,而且较大块度的矿石使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的适应性(因偏载引起接触表面越快磨损、压溃等表示适应性越差)面临严峻考验,例如图11所示的现有结构的行走啮合系统,当遇到轨道处高硬度、大块度积料无法有效排出时,行走轮齿来不及破碎岩块、导向滑靴被岩块别卡等导致啮合系统出现严重磨损与压溃,从而导致行走啮合系统的寿命明显降低,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更换,严重影响开采的经济性。针对上述问题,业内曾提出增加采矿机导向滑靴接触面的耐磨层厚度和长度,同时对轨道接触面采取进一步的表面硬化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并提高了现有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仍然影响采矿机的行走速度,仍是制约产能、经济性开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单元和横跨在所述轨道单元上与所述轨道单元形成左右方向滑动连接结构的导向滑靴,导向滑靴上设有前方底耐磨层、前方侧耐磨层、后方顶耐磨层、后方侧耐磨层和后方底耐磨层,前方底耐磨层与前方侧耐磨层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槽口朝向后上方的L形槽,后方顶耐磨层与后方侧耐磨层和后方底耐磨层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槽口向前的双边槽,所述轨道单元包括前立板、后立板和连接在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的左右间隔分布的多个轨道齿,所述前立板的底面和前侧面均设置成硬化表面,并分别与所述前方底耐磨层和前方侧耐磨层接触与配合,所述后立板的上部设有向后凸出的台阶,所述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单元和横跨在所述轨道单元上与所述轨道单元形成左右方向滑动连接结构的导向滑靴,导向滑靴上设有前方底耐磨层、前方侧耐磨层、后方顶耐磨层、后方侧耐磨层和后方底耐磨层,前方底耐磨层与前方侧耐磨层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槽口朝向后上方的L形槽,后方顶耐磨层与后方侧耐磨层和后方底耐磨层首尾依次连接围成槽口向前的双边槽,所述轨道单元包括前立板、后立板和连接在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的左右间隔分布的多个轨道齿,所述前立板的底面和前侧面均设置成硬化表面,并分别与所述前方底耐磨层和前方侧耐磨层接触与配合,所述后立板的上部设有向后凸出的台阶,所述后立板的顶面、台阶的后侧面和台阶的底面均设置成硬化表面,并分别与所述后方顶耐磨层、后方侧耐磨层和后方底耐磨层接触与配合,所述导向滑靴的下方设有前低后高倾斜的漏料引导面,相邻轨道齿之间的空间为轨道齿窝,轨道齿窝以及自轨道齿窝下口沿导向滑靴的前部与漏料引导面之间夹层向前下方延伸的空间形成第一漏料通道,自所述台阶的下方沿导向滑靴的后部、后立板、轨道齿、前立板、导向滑靴的前部与漏料引导面之间夹层向前下方延伸的空间形成连续向下的第二漏料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齿窝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为竖直延伸的表面,或者轨道齿窝的前后宽度上窄下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的顶面低于后立板的顶面,所述轨道齿的齿顶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齿顶面,所述轨道齿的下底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下底面,或者,所述滑靴主体上还设有前方顶耐磨层,所述前立板的顶面设置成硬化表面,与所述前方顶耐磨层接触与配合,所述前立板的顶面与后立板的顶面平齐,所述台阶的高度小于所述前立板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漏料结构的采矿机行走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槽和轨道座,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滔,周常飞,章立强,王振乾,胡璟,董超,宋振,顾恩洋,丁海春,翟雨生,郭岱,刘峰,乐南更,李庆亮,王灿,魏升,刘振,高振帮,许寄桥,林杭,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