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4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锚固桩,沿挡土墙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于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连接体,沿挡土墙的宽度方向连接于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锚固桩的桩顶;以及传力体,连接在挡土墙与墙前的锚固体之间。通过上述设置,能有效将挡土墙受到的土体压力通过传力体传递至锚固桩,连接体连接的两侧锚固桩进一步支撑挡土墙,提高了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抗开裂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但常因施工不当或受荷条件发生变化,加之常年排水不畅引起大量雨水下渗积存,导致出现较大位移、倾斜甚至开裂等病害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挡土墙可能出现的位移、倾斜甚至开裂等病害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于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连接体,沿所述挡土墙的宽度方向连接于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的桩顶;以及传力体,连接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桩包括插入土体的型管桩和向所述型管桩的空腔内浇筑的加固体,所述连接体为预制型槽,所述预制型槽固接于所述型管桩的桩顶。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挡土墙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型槽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型管桩的空腔内与所述加固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加固体的的连接深度为190~210mm。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挡土墙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锚固桩的周侧,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锚固桩和所述连接体。进一步地,沿所述挡土墙长度方向一侧的相邻两所述锚固桩之间的间距为1.5~2m。进一步地,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宽度方向的投影重合。进一步地,所述锚固桩的长度为所述挡土墙高度的2倍,所述锚固桩的桩顶高出所述挡土墙的顶面为0.4~0.6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在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沿所述挡土墙的长度方向分别施做成排的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的宽度方向施做连接体,连接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的桩顶;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施做传力体。进一步地,在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沿所述挡土墙的长度方向分别施做成排的锚固桩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挡土墙的竣工图,检算并确定所述锚固桩的设计参数;确定所述锚固桩的施做位置,根据所述设计参数在所述施做位置处形成引导孔;将所述锚固桩对准所述引导孔并插入至设计深度,所锚固桩的桩顶高出所述挡土墙预设距离;向所述锚固桩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一步地,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施做传力体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设置模板;在所述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形成所述传力体。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锚固桩与所述连接体之间施做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锚固桩的空腔内连接所述连接体和所述锚固桩;在所述锚固桩与所述连接体之间施做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锚固桩的周侧连接所述连接体和所述锚固桩。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锚固桩及所述连接体的表面涂防锈油漆;在所述挡土墙的顶面设置绿色植被及地表水体引排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及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该加固挡土墙结构不仅适用于已建的病害挡土墙加固,也适用于新建的加固挡土墙,通过连接体连接挡土墙两侧的锚固桩,经传力体有效的将挡土墙受到的土体压力传递至锚固桩,并进一步支撑挡土墙,提高了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抗开裂等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病害挡土墙的第一种现有处理措施;图2是病害挡土墙的第二种现有处理措施;图3是病害挡土墙的第三种现有处理措施;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挡土墙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7中C-C剖面图;图9是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9的D-D剖面图;以及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S、改建路基边坡;S1、现状路基边坡;S2新建路基边坡;10'现状病害挡土墙,10"新建挡土墙;P、反压墩台;R、锚固件;M、钢筋混凝土肋;G、地面线;10、挡土墙;20、锚固桩;30、连接体;40、传力体;50、第一加强板;60、第二加强板;101、挡土墙顶;102、挡土墙趾;103、挡土墙踵;104、基底;201、型管桩;202、加固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挡土墙10用于支承路基边坡或山坡土体、防止土体变形失稳。在挡土墙10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前;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104;与基底104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挡土墙顶101;基底的前端称为挡土墙趾102;基底的后端称为挡土墙踵1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10;锚固桩20,沿挡土墙10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于挡土墙10的墙前和墙背;连接体30,沿挡土墙10的宽度方向连接于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锚固桩20的桩顶;以及传力体40,连接在挡土墙10与墙前的锚固体20之间。如图4中,靠近改建路基边坡S,位于挡土墙踵103一侧的是挡土墙背的锚固桩20,位于挡土墙趾102一侧的是挡土墙前的锚固桩20,墙前与墙背的两锚固桩20通过连接体30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传力体40连接在挡土墙10与墙前的锚固体20之间,使挡土墙10受到的土体压力能有效传递到墙前锚固桩20上、并通过连接体30传导至墙背锚固桩20,并进一步的传递至锚固的土体中使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受力体以支撑挡土墙,提高了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抗开裂等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仅适用于新建的加固挡土墙,还适用于病害挡土墙的加固。现有技术中,病害挡土墙的常用处理措施如下:如图1所示,第一种处理措施:拆除重建。对现状病害挡土墙10'以及现状路基边坡S1进行拆除,并就近重建新建挡土墙10"和新建路基边坡S2。若邻近既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挡土墙;/n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于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n连接体,沿所述挡土墙的宽度方向连接于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的桩顶;以及/n传力体,连接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土墙;
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的长度方向成排设置于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
连接体,沿所述挡土墙的宽度方向连接于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的桩顶;以及
传力体,连接在所述挡土墙与墙前的所述锚固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桩包括插入土体的型管桩和向所述型管桩的空腔内浇筑的加固体,所述连接体为预制型槽,所述预制型槽固接于所述型管桩的桩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挡土墙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型槽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型管桩的空腔内与所述加固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加固体的的连接深度为190~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挡土墙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锚固桩的周侧,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锚固桩和所述连接体。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挡土墙长度方向一侧的相邻两所述锚固桩之间的间距为1.5~2m;和/或,
所述挡土墙的墙前和墙背对应的两所述锚固桩沿所述挡土墙宽度方向的投影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固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桩的长度为所述挡土墙高度的2倍,所述锚固桩的桩顶高出所述挡土墙的顶面为0.4~0.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冠常超李祖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