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防渗减震保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下道路工程与市政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防渗减震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地下交通管廊是距离很长又很错终复杂的,那么在地下管廊的使用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地上荷载、震动对地下管廊结构造成冲击破坏,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土体的传力、地上的震动、还有工程质量的不达标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地下管廊的破坏。那么如果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发生了危险很有很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那么如何设置一种管廊缓震保护结构能够保证地下管廊免遭荷载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防渗减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管廊(2)的外层设置防水层(5),在地下管廊(2)的上方设置廊顶过水承压板(1),在廊顶过水承压板(1)和地下管廊(2)的夹角处设置直角扶撑板(3),廊顶过水承压板(1)是由底板(1-1)和位于其上方两侧的侧板(1-2)连接而成,在底板(1-1)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集水斗(1-3),在底板(1-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过滤盒(1-5),在底板(1-1)内部设置导水管(1-4),其一端和集水斗(1-3)联通、另一端和过滤盒(1-5)联通,在底板(1-1)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若干底板上缓震板束预插孔(1-6)、预留螺栓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防渗减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管廊(2)的外层设置防水层(5),在地下管廊(2)的上方设置廊顶过水承压板(1),在廊顶过水承压板(1)和地下管廊(2)的夹角处设置直角扶撑板(3),廊顶过水承压板(1)是由底板(1-1)和位于其上方两侧的侧板(1-2)连接而成,在底板(1-1)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集水斗(1-3),在底板(1-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过滤盒(1-5),在底板(1-1)内部设置导水管(1-4),其一端和集水斗(1-3)联通、另一端和过滤盒(1-5)联通,在底板(1-1)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若干底板上缓震板束预插孔(1-6)、预留螺栓插孔(1-7)、第1预留连接件插孔(1-8),在地下管廊(2)的左右两侧上方设置管廊承压肋(2-1),在地下管廊(2)的上方设置有收集管预留孔(2-2),在地下管廊(2)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若干螺栓安装口(2-3)、预留穿孔(2-4),每个螺栓安装口(2-3)均和与其相对应的预留穿孔(2-4)联通,在地下管廊(2)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廊体上缓震板束预插孔(2-5)、第2预留连接件插孔(2-6),直角扶撑板(3)的结构是由扶撑横板(3-1)、扶撑斜板(3-2)和扶撑竖板(3-3)连接而成,在扶撑横板(3-1)上设置若干第1连接件安装口(3-4)、第1预留连接件穿孔(3-5),每个第1连接件安装口(3-4)均和与其相对应的第1预留连接件穿孔(3-5)联通,在扶撑竖板(3-3)上设置若干第2连接件安装口(3-7)、第2预留连接件穿孔(3-8),每个第2连接件安装口(3-7)均和与其相对应的第2预留连接件穿孔(3-8)联通,在扶撑斜板(3-2)上设置有贯通的预留协调杆穿孔(3-6),在扶撑竖板(3-3)上设置有卡槽(3-9),同时在卡槽(3-9)的上表面设置挤压承压面(3-10),在地下管廊(2)的内部设置收集管(4),收集管(4)穿过收集管预留孔(2-2)并且一端和过滤盒(1-5)联通、另一端和地下管廊(2)的内部联通,在收集管(4)的下端设置开关(6),在螺栓安装口(2-3)中设置有高强螺栓(7),每个高强螺栓(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