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86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豇豆无菌子叶节;构建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其中,所述pUBI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Cry1C*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携带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的农杆菌浸染豇豆无菌子叶节,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生根,长成豇豆植株,从中筛选含Cry1C*基因的转基因豇豆植株;采用转基因豇豆植株自交,获得纯合的转基因豇豆品种。该培育方法能够培育出抗螟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抗虫豇豆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
,尤其涉及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豇豆(Vignaunguiculata(L.)Walp.)是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豇豆荚螟(Marubatestulalis),为螟鳞翅目害虫,是豇豆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豆荚,严重影响着豇豆的产量和外观等品质。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抗豇豆荚螟等害虫的豇豆品种或种质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以获得具有抗螟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豇豆品种。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豇豆无菌子叶节;构建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其中,所述pUBI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Cry1C*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利用携带所述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的农杆菌浸染豇豆无菌子叶节,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生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获取豇豆无菌子叶节;/n构建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其中,所述pUBI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Cry1C*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利用携带含所述pUBI、Cry1C*基因质粒的农杆菌浸染豇豆无菌子叶节,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生根,长成豇豆植株,从中筛选含Cry1C*基因的转基因豇豆组织、不定芽、根或植株;/n将转基因豇豆植株自交,获得纯合的转基因豇豆品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7 CN 20191099045741.一种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豇豆无菌子叶节;
构建含pUBI、Cry1C*基因的质粒,其中,所述pUBI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Cry1C*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
利用携带含所述pUBI、Cry1C*基因质粒的农杆菌浸染豇豆无菌子叶节,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生根,长成豇豆植株,从中筛选含Cry1C*基因的转基因豇豆组织、不定芽、根或植株;
将转基因豇豆植株自交,获得纯合的转基因豇豆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pUBI-Fw和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Cry1C*-Rv为引物,利用PCR法筛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的反应程序如下:94℃预变性3min,94℃变性15s,56℃退火15s,72℃延伸30s,变性、退火、延伸重复34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16℃孵育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抗虫豇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序列如SEQIDNO:5所示的Cry1C*-Q-Fw和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Cry1C*-Q-Rv为引物、采用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霞叶志彪王文乾张余洋欧阳波张俊红王涛涛杨长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