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介质电容器由于具有超高的功率密度、极低的损耗以及更高的工作电压等优点,因此不仅是重要的基础电子元件,在电路中起着旁路、去耦、滤波及储能等主要作用,同时广泛用于电子电力系统、能源系统以及尖端武器系统等方面基本的储能器件。介质电容器按照使用的介质材料主要可分为有机聚合物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三类。其中以有机聚合物为介质材料的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凭借其质量轻、加工性能好、生产成本低、介电强度高、自愈性好、集成组装工艺简单以及无液体介质等特点,目前已在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照明和铁路机车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目前薄膜电容器在许多应用领域中(例如航空航天和电动汽车等)的工作环境温度都高于室温,电场强度也较高。在混合动力汽车中,薄膜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一般在120-140ºC之间,承受的电场强度一般为200MV/m。为了提高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国内外研究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富勒烯类小分子和芴共聚酯分别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对芴共聚酯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富勒烯类小分子溶液,然后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搅拌1小时,超声功率为150W,得到富勒烯类小分子在芴共聚酯中分散均匀的复合悬浊液,采用滴涂的方式,在玻璃基板上制得一层复合湿膜,将复合湿膜放入鼓风烘箱中,在80ºC下进行烘干12小时去除溶剂,然后分别在125ºC和150ºC下烘干1小时,最后在200ºC下烘干12小时,将烘干后的复合薄膜转移到真空烘箱中,在真空环境下进一步烘干24小时,彻底去除材料中的剩余溶剂后,将覆盖有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勒烯类改性的芴共聚酯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富勒烯类小分子和芴共聚酯分别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对芴共聚酯溶液持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富勒烯类小分子溶液,然后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搅拌1小时,超声功率为150W,得到富勒烯类小分子在芴共聚酯中分散均匀的复合悬浊液,采用滴涂的方式,在玻璃基板上制得一层复合湿膜,将复合湿膜放入鼓风烘箱中,在80ºC下进行烘干12小时去除溶剂,然后分别在125ºC和150ºC下烘干1小时,最后在200ºC下烘干12小时,将烘干后的复合薄膜转移到真空烘箱中,在真空环境下进一步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何金良,袁超,周垚,成桑,梁家杰,胡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