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628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先向氧化苦参碱的极性溶液中加入氢源和催化剂,于40℃‑100℃回流5小时‑48小时;减压浓缩至50℃热测相对密度为1.02‑1.06;浓缩液采用极性2.0‑4.5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萃取液经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白色晶体苦参碱。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可以避免产生金属还原法带来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环保效益显著;采用固体催化剂,反应后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的氢源,反应中除了目标产物,其它产物都是气体,随时从体系中溢出,提高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化学
,涉及一种由氧化苦参碱转化制备苦参碱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苦参碱,又名苦参素,分子式为C15H24N2O2,分子量为264.36。白色针形棱柱形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07℃-208℃,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苯,难溶于乙醚。药效学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具有利尿,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此外,对肺癌、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苦参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分子式为C15H24N2O,白色针状或棱柱晶体,无臭,味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心律失常和抗癌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目前,苦参碱主要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和山豆根中提取分离,在制备过程中为了便于分离和提高苦参碱的得率,需要将氧化苦参碱(C15H22N2O2)转化为苦参碱。目前工业上常采用加入亚硫酸盐的方法来还原氧化苦参碱,但是亚硫酸盐还有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 制备氧化苦参碱的极性溶液;/nb. 向溶液中加入氢源和催化剂,于40℃-100℃回流5小时-48小时;/nc. 减压浓缩至50℃热测相对密度为1.02-1.06;/nd. 浓缩液采用极性2.0-4.5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ne. 萃取液经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白色晶体苦参碱;/n其中,步骤a中所述氧化苦参碱的极性溶液是将原料氧化苦参碱溶于含水10%-100%的极性溶剂中制成的溶液,或者是将原料苦豆子用含水10%-100%的极性溶剂提取制成的提取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氧化苦参碱的极性溶液;
b.向溶液中加入氢源和催化剂,于40℃-100℃回流5小时-48小时;
c.减压浓缩至50℃热测相对密度为1.02-1.06;
d.浓缩液采用极性2.0-4.5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e.萃取液经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白色晶体苦参碱;
其中,步骤a中所述氧化苦参碱的极性溶液是将原料氧化苦参碱溶于含水10%-100%的极性溶剂中制成的溶液,或者是将原料苦豆子用含水10%-100%的极性溶剂提取制成的提取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原料氧化苦参碱纯度为4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水10%-100%的极性溶剂为水,或水和甲醇、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液,用量为氧化苦参碱的30倍-100倍,或者是苦豆子的18倍-30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转移氢化法由氧化苦参碱制备苦参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氢源的加入量与步骤a中的氧化苦参碱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晋丁建宝彭娇杨斯月丁瑜萱王皓李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宁夏五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