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50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0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包括踏板、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前轮装置包括前叉、转动设置于前叉的前轮以及竖直设置于前叉的立柱,立柱与前叉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铰链连接机构用于将立柱与前叉铰链连接,以令立柱能够向后轮装置的方向翻转;铰链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前叉上的前叉支柱组件、设置于前叉支柱组件上的前叉套以及设置于立柱的立柱套,前叉套与立柱套铰链连接,立柱套的侧壁设置有卡位块,前叉套上铰接有拨动件,拨动件开设有卡接配合于卡位块的卡位槽;卡位块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卡位槽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抵触转动辊的抵接杆;拨动件与立柱之间设置有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持组件。本申请具有立柱与前叉的连接更稳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便于人们出行、运动的脚踏式单车结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功能及形式的滑板车,比如,有两轮的、三轮的或四轮的,有传统脚蹬驱动的、电动驱动的或者智能遥控的。两轮电动驱动滑板车主要包括踏板、前后轮、前叉、立柱、车把等结构,此类滑板车因轻便、容易携带的结构特点,很受青少年及上班族的喜爱。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式滑板车,为实现前叉与立柱能够弯折,通常在二者之间设置铰链结构,再利用一个卡合部件对二者进行紧固,使得前叉与立柱能够锁紧在直立状态。然而,现有的滑板车在工作状态下,立柱和前叉存在连接不稳固的问题,影响了其使用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滑板车在工作状态下,立柱和前叉存在连接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滑板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的两端的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装置包括前叉、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叉的前轮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叉的立柱,所述立柱与前叉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所述铰链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立柱与前叉铰链连接,以令所述立柱能够向后轮装置的方向翻转;所述铰链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叉上的前叉支柱组件、设置于前叉支柱组件上的前叉套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立柱套,所述前叉套与立柱套铰链连接,所述立柱套的侧壁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前叉套上铰接有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开设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卡位块的卡位槽;所述卡位块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卡位槽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转动辊的抵接杆;所述拨动件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与前叉之间设铰链连接机构以实现立柱与前叉的铰链连接,从而便于实现立柱的折叠,而需要使用该滑板车时,可将立柱翻转至直立状态,以使前叉套与立柱套对齐,且立柱套承载在前叉套上,通过转动拨动件,以使拨动件的卡位槽转动至与立柱套的卡位块卡接配合,通过卡位块与卡位槽的卡接配合,以限制立柱套相对前叉套翻转,从而使立柱套与前叉套实现固定;此外,转动拨动件的过程中,抵接杆随着拨动件发生翻转并抵触转动辊,转动辊随着抵接杆的翻转而发生转动,以使抵接杆能够顺畅地向上翻转至转动辊的上方,以使抵接杆能够抵紧转动辊的上侧,从而实现拨动件与卡位块的卡合固定,进一步实现前叉与立柱的连接固定,同时,再通过勾持组件将拨动件与立柱相勾持,以使保证拨动件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前叉与立柱的固定更稳定。优选的,所述勾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拨动件的自由端的卡钩,所述卡钩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拨动件,所述卡钩的一端为勾持端,另一端为拨动端,所述立柱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勾持端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钩与勾槽相互勾持配合,使得拨动件不易与立柱脱离,以保证拨动件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前叉与立柱的固定更稳定。优选的,所述拨动件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拨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拨动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对卡钩提供弹力,以使卡钩的勾持端能够保持勾持于勾槽,使得拨动件不易与立柱脱离,以保证前叉与立柱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呈棱形设置,且立柱的横截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的横截面呈棱形设置以增强立柱的结构强度,使得立柱的受力更强。优选的,所述前叉支柱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前叉的主杆以及套设于所述主杆外的连接套筒,所述主杆远离前叉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杆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限位台阶的限位凸沿,所述连接套筒外还套设有上限位圈,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所述上限位圈的限位螺母;所述前叉支柱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踏板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连接套筒滑移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外还套设有下限位圈,所述下限位圈位于所述固定套筒的上方,所述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均与所述连接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前叉套设置于所述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筒套设于主杆时,由主杆上的限位台阶与连接套筒内壁的限位凸沿的配合,以限制连接套筒相对主杆向下滑动,从而限制连接套筒的下限滑动距离,然后通过拧紧限位螺母以使限位螺母抵紧连接套筒上的上限位圈,从而限制连接套筒向上运动,实现连接套筒的固定;同理,前叉套设在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之间,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对前叉套的上下滑动进行限位,即,下限位圈限制前叉套向下滑动,上限位套限制前叉套向上运动,通过拧紧上限位圈,以使上限位圈抵紧前叉套,实现前叉套的固定;此外,通过调节下限位圈在连接套筒的位置,从而改变前叉套在连接套筒上的位置,以实现微调前叉套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实现微调与前叉套配合的立柱套的位置,进一步实现微调立柱的高度,以便于组装该滑板车的过程中对该滑板车进行调试。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对立柱提供复位的拉力,以便于将立柱翻转至直立状态。优选的,所述前叉套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上限位圈的容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容置槽以容置上限位圈,以保证前叉套的顶部的平整度,使得前叉套与立柱套的连接处更平整,连接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靠近前叉的一端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滑板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前轮颠簸而产生向上的力时,缓冲弹簧吸收部分的作用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提高驾驶舒适度。优选的,所述后轮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踏板的后轮、设置于所述踏板的安装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后挡泥板,所述后挡泥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紧急制动所述后轮的紧急制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后挡泥板有效减少了后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的污泥飞溅量。优选的,所述紧急制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连接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刹车片,所述刹车片抵触于所述后挡泥板朝向后轮的一侧,所述连接轴套设有用于向所述刹车片提供扭力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该滑板车的过程中遇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脚踩后挡泥板,后挡泥板受力下压,以使刹车片下压并抵触后轮,从而对后轮实行制动,以实现紧急刹车,而松开后挡泥板后,扭簧对刹车片提供复位的力,以使刹车片与后轮分离,刹车片与后轮分离的过程中,向上推动后挡泥板复位,从而不影响后轮的正常转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卡位块与卡位槽的卡接配合,以限制立柱套相对前叉套翻转,从而使立柱套与前叉套实现固定,同时,再通过勾持组件将拨动件与立柱相勾持,以使保证拨动件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前叉与立柱的固定更稳定;2.通过调节下限位圈在连接套筒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1)的两端的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装置包括前叉(7)、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叉(7)的前轮(8)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叉(7)的立柱(9),所述立柱(9)与前叉(7)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所述铰链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立柱(9)与前叉(7)铰链连接,以令所述立柱(9)能够向后轮装置的方向翻转;/n所述铰链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叉(7)上的前叉支柱组件、设置于前叉支柱组件上的前叉(7)套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9)的立柱(9)套,所述前叉(7)套与立柱(9)套铰链连接,所述立柱(9)套的侧壁设置有卡位块(252),所述前叉(7)套上铰接有拨动件(27),所述拨动件(27)开设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卡位块(252)的卡位槽(271);所述卡位块(252)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2522),所述卡位槽(271)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转动辊(2522)的抵接杆(272);所述拨动件(27)与所述立柱(9)之间设置有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持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1)的两端的前轮装置和后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装置包括前叉(7)、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叉(7)的前轮(8)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前叉(7)的立柱(9),所述立柱(9)与前叉(7)之间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所述铰链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立柱(9)与前叉(7)铰链连接,以令所述立柱(9)能够向后轮装置的方向翻转;
所述铰链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叉(7)上的前叉支柱组件、设置于前叉支柱组件上的前叉(7)套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9)的立柱(9)套,所述前叉(7)套与立柱(9)套铰链连接,所述立柱(9)套的侧壁设置有卡位块(252),所述前叉(7)套上铰接有拨动件(27),所述拨动件(27)开设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卡位块(252)的卡位槽(271);所述卡位块(252)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2522),所述卡位槽(271)的槽壁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转动辊(2522)的抵接杆(272);所述拨动件(27)与所述立柱(9)之间设置有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拨动件(27)的自由端的卡钩(274),所述卡钩(274)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拨动件(27),所述卡钩(274)的一端为勾持端(2741),另一端为拨动端(2742),所述立柱(9)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勾持端(2741)相互勾持配合的勾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27)上设置有复位弹簧(275),所述复位弹簧(27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拨动件(27),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拨动端(27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的横截面呈棱形设置,且立柱(9)的横截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支柱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前叉(7)的主杆(12)以及套设于所述主杆(12)外的连接套筒(13),所述主杆(12)远离前叉(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