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48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顶壳,包括可相互转动的左顶壳与右顶壳,左顶壳和右顶壳之间设有中顶壳;底壳,包括可相互转动的左底壳与右底壳,左底壳和右底壳之间设有中底壳;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两个中轴和两对合页,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固定座的两侧,且每个中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两个中轴上分别套接一对合页,合页内侧对应环形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滚珠,滚珠可在凹槽和环形槽之间活动;两对合页分别固定于左顶壳和左底壳限定的第一空间内和右顶壳和右底壳限定的第二空间内,固定座固定于中顶壳和中底壳限定的第三空间内。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的转动机构不仅结构更加稳固,且转动起来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两轮的电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依靠电力驱动及自我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目前电动平衡车上主要有独轮和两轮两类。现有两轮电动平衡车包括承载人的左右车体,两个车体可以通过转动机构相互扭动进而驱动行走,但所述转动机构一般采用轴承和轴套实现,一方面轴承和轴套的结构不够稳固,容易发生断轴问题;另一方面轴承和轴套之间的转动不够顺畅,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平衡车,其转动机构不仅结构更加稳固,且转动起来更加顺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顶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顶壳与右顶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之间设有中顶壳;底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底壳与右底壳,所述左底壳和所述右底壳之间设有中底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相互固定连接;个电机车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壳和/或所述底壳的两侧;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两个中轴和两对合页,所述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且每个所述中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两个中轴上分别套接有一对所述合页,所述合页内侧对应所述环形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可在所述凹槽和所述环形槽之间活动;所述两对合页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限定的第一空间内和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限定的第二空间内,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限定的第三空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垂直设有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共同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板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中顶壳的两侧对应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有一个容置槽,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的外侧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中轴穿过所述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裙边,所述裙边固定于所述容置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中轴独立存在;或者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中轴连为一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还包括:两个脚垫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的顶面;两个脚垫,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脚垫支架上;两个控制器,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脚垫支架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还包括:两个主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内;至少一个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池卡扣固定于所述左顶壳、所述右顶壳和/或中底壳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两对合页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内;和/或所述两个中轴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一对所述合页。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每对所述合页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连接的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上合页内侧设有一个第一半圆形长槽,所述下合页内侧对应设有一个第二半圆形长槽,所述第一半圆形长槽和所述第二半圆形长槽共同形成圆形长槽,所述中轴容置于所述圆形长槽内;所述上合页内侧设有至少一对第一凹槽,所述下合页内侧对应设有至少一对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凹槽,所述滚珠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平衡车,所述上合页和所述下合页在所述圆形长槽的前端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本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包括有顶壳、底壳、电机车轮组件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两个中轴和两对合页,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固定座的两侧,固定座能够使得转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稳固。两个中轴上分别套接有一对合页,合页设有至少一对与中轴上的环形槽对应的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滚珠,滚珠可在凹槽和环形槽之间活动,即滚珠球面可在环形槽中来回转动,而固定在合页上的左顶壳与右顶壳也可围绕转动机构转动,进而电动平衡车的两部分的车体都能够自由实现相对转动以实现平衡作用,而且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采用合页、滚珠和中轴的结构更加稳固,并能够使得转动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的转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本说明书中针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此外,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以用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系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图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电动平衡车的结构,所述电动平衡车100至少包括顶壳10、底壳20、两个电机车轮组件30和转动机构40,所述顶壳10和底壳20构成电动平衡车100的主体框架,其中:所述顶壳10,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顶壳11与右顶壳12,左顶壳11和右顶壳12之间设有中顶壳13。所述左顶壳11和右顶壳12的形状基本相同且呈对称的左右布置。所述顶壳10可由金属、塑胶等材料制成。电动平衡车100在使用状态时,顶壳10处于最顶部。优选的是,顶壳11与右顶壳12外端分别凸设有两个弧形结构,两个弧形结构分别位于两个电机车轮组件30的上方且覆盖部分电机车轮组件30,通过弧形结构能有效阻挡电机车轮组件30在行走时溅起的泥水,或者防止被卷入异物。所述底壳20,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底壳21与右底壳22,左底壳21和右底壳22之间设有中底壳23。所述左底壳21与右底壳22的形状基本相同且呈对称的左右布置。所述底壳20可由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顶壳与右顶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之间设有中顶壳;/n底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底壳与右底壳,所述左底壳和所述右底壳之间设有中底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相互固定连接;/n两个电机车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壳和/或所述底壳的两侧;/n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两个中轴和两对合页,所述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且每个所述中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两个中轴上分别套接有一对所述合页,所述合页内侧对应所述环形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可在所述凹槽和所述环形槽之间活动;所述两对合页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限定的第一空间内和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限定的第二空间内,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限定的第三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顶壳与右顶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右顶壳之间设有中顶壳;
底壳,包括呈对称设置且可相互转动的左底壳与右底壳,所述左底壳和所述右底壳之间设有中底壳;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相互固定连接;
两个电机车轮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壳和/或所述底壳的两侧;
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两个中轴和两对合页,所述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且每个所述中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两个中轴上分别套接有一对所述合页,所述合页内侧对应所述环形槽的位置设有至少一对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可在所述凹槽和所述环形槽之间活动;所述两对合页分别固定于所述左顶壳和所述左底壳限定的第一空间内和所述右顶壳和所述右底壳限定的第二空间内,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中顶壳和所述中底壳限定的第三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垂直设有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侧板共同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个中轴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侧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壳的两侧对应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设有一个容置槽,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中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两个侧板的顶部分别设有裙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迪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