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50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活动主轴穿过U型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铰接连接;第一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第一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固定设第四铰轴;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三铰轴,第二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固定设第二铰轴;第一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一折叠块内的第一滑轨槽内,第三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折叠块内的第二滑轨槽内。本折叠接头装置折叠方便、强度高,易于制造、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接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全世界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我国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大国。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因其携带方便、占地空间小,已成为出行车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种类,并且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目前已有的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大多数会在车架中部设置折叠接头。例如中国专利CN201220642260.5公开了“折叠自行车使用的折叠接头”,其包括由铰链轴连接的空腔的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其铰链轴是唯一的转动轴,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仅适用于轻型折叠自行车;在骑行者体重较大或长期颠簸路面骑行时,存在变形或断裂的风险;另外,单铰链轴使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在打开时折叠角度受限,使得自行车折叠时比较费力,以及折叠后外形不够工整,不利于存放或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承力强度高、易于制造的折叠接头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活动主轴穿过U型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第一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固定设第四铰轴;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三铰轴,第二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固定设第二铰轴;所述第一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一折叠块内的第一滑轨槽内,所述第三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折叠块内的第二滑轨槽内;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五铰轴,所述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六铰轴;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偏心手柄和连接杆,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六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五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所述活动主轴轴心线与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第四铰轴、第五铰轴、第六铰轴的轴心线分别平行;所述第一滑轨槽与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均垂直于活动主轴轴心线。所述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均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的各两个;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间隔错开。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一容置槽,第一连接片端部部分安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可直线滑动;第二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连接片端部部分安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可直线滑动;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滑槽方向交错排列。所述连接杆前端螺纹连接于第五铰轴,螺钉贯穿手柄内侧设置的横杆,所述螺钉前端连接于连接杆尾端。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工”字形安全扣,所述安全扣的外侧部凸出于偏心手柄外侧,安全扣的内侧部位于偏心手柄内侧且所述内侧部与偏心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安全扣的内侧部前端勾住第一折叠块内侧卡位。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各有两个,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沿活动主轴交替排列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具有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外表面夹角范围值为110-135度;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结构相同,方向沿中心线呈左右对称设置。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偏心手柄外表面与安置偏心手柄侧的第一折叠块外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折叠块侧边缘具有内口,第二折叠块侧边缘具有凸起,所述内口与凸起咬合匹配。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使用活动主轴和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作为转动枢纽,折叠方便,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牢固可靠;在折叠扣合状态,活动主轴和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以及偏心手柄均位于接头装置内侧,没有明显突出物,不会造成刮碰用户的风险,且外形美观;在展开本折叠接头装置时,由于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的活动性,可以做到180度的完美展开,从而自行车折叠后更加工整,易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展开状态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展开状态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图5中A-A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扣合状态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图7中B-B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带手柄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手柄处的局部仰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带手柄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爆炸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的连接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4所示,本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1和第二折叠块2,活动主轴3穿过U型第一连接片4和U型第二连接片5的中部将二者铰接连接;该第一连接片4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11,该第一连接片4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固定设置的第四铰轴22;该第二连接片5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三铰轴21,该第二连接片5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固定设置的第二铰轴12;该第一铰轴11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一折叠块1内的第一滑轨槽15内,该第三铰轴21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折叠块内的第二滑轨槽25内;该第一折叠块1与第二折叠块2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13与第二凹口23,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该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该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五铰轴14,该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六铰轴24;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合围空间内设锁紧装置6,该锁紧装置6具有偏心手柄61和连接杆62,该偏心手柄61前端铰接于第六铰轴24,该连接杆62前端连接于第五铰轴14,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如图1、12所示,所述活动主轴3轴心线与第一铰轴11、第二铰轴12、第三铰轴21、第四铰轴22、第五铰轴14、第六铰轴24的轴心线分别平行。如图2、3、4所示,所述第一滑轨槽15与第二滑轨槽25方向均垂直于活动主轴轴心线,具体地说,该第一铰轴11可在第一滑轨槽15内来回滑动,第一铰轴11沿第一滑轨槽15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活动主轴3轴心线;该第三铰轴21可在第二滑轨槽25内来回滑动,第三铰轴21沿第二滑轨槽25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活动主轴3轴心线。所述第一滑轨槽15和第二滑轨槽25均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的各两个,具体地说,对向设置是指第一滑轨槽15开口均朝向第一折叠块中心,第二滑轨槽25开口均朝向第二折叠块中心。如图9所示,该第一滑轨槽15两个开口相对,用于包纳第一铰轴11两个端部,从而限制第一铰轴11的运动方向,另外,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滑轨槽15的深度,用于限制第一铰轴11的运动行程。同理,如图3所示,该第二滑轨槽25两个开口相对,用于包纳第三铰轴21两个端部,从而限制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1)和第二折叠块(2),其特征在于:活动主轴(3)穿过U型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5)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11),第一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固定设第四铰轴(22);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三铰轴(21),第二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固定设第二铰轴(12);/n所述第一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一折叠块内的第一滑轨槽(15)内,所述第三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折叠块内的第二滑轨槽(25)内;/n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13)与第二凹口(23),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五铰轴(14),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六铰轴(24);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6),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偏心手柄(61)和连接杆(62),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六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五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接头装置,包括具有内部中空的第一折叠块(1)和第二折叠块(2),其特征在于:活动主轴(3)穿过U型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5)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设第一铰轴(11),第一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固定设第四铰轴(22);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于第二折叠块内设第三铰轴(21),第二连接片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折叠块内固定设第二铰轴(12);
所述第一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一折叠块内的第一滑轨槽(15)内,所述第三铰轴两端活动设置于第二折叠块内的第二滑轨槽(25)内;
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外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13)与第二凹口(23),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且联通;所述第一凹口固定设置第五铰轴(14),第二凹口固定设置第六铰轴(24);所述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共同构成的空间内设锁紧装置(6),所述锁紧装置具有偏心手柄(61)和连接杆(62),所述偏心手柄前端铰接于第六铰轴,所述连接杆前端连接于第五铰轴,连接杆尾端连接于偏心手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主轴轴心线与第一铰轴、第二铰轴、第三铰轴、第四铰轴、第五铰轴、第六铰轴的轴心线分别平行;所述第一滑轨槽与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均垂直于活动主轴轴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均为开口向内对向设置的各两个;在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扣合状态,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的滑槽方向间隔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块内侧具有第一容置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芳富王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