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49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包括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三齿轮两侧啮合,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安装于安装板1的顶部,中央处理器给出信号后,给与第一减速器输出轴阻力,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安装于安装板1的顶部,中央处理器给出信号后,给与第二减速器输出轴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向助力系统为两组齿轮啮合的方式,可以消除一组齿轮啮合的齿向间隙,消除变向时助力的滞后性,让助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和稳定,而且采用的齿轮为圆柱齿轮,加工容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系统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具体分为: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目前,借助于液压或电机提供的外力辅助转向实现车辆助力转向即所谓的液压助力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车辆上,但是助力电机输出动力到转向轴上多采用一组锥齿轮啮合传动,一组齿轮啮合不可避免的会有齿向间隙,实现精准控制转向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转向助力系统处在滞后性,这样的助力系统对高速行驶的车是非常危险的,另一方面,锥齿轮造价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转向输出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减速器(14)和第二减速器(13),且第一减速器(14)顶部设有第一减速器输出轴(25)、第二减速器(13)顶部设有第二减速器输出轴(26),所述第一减速器(14)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15)、第二减速器(13)底部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数据线(23)连接有中央控制器(12)、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数据线(20)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2),所述中央控制器(12)固定于安装板(1)上表面,且中央控制器(12)通过第三数据线(24)连接有第一电磁阻尼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转向输出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减速器(14)和第二减速器(13),且第一减速器(14)顶部设有第一减速器输出轴(25)、第二减速器(13)顶部设有第二减速器输出轴(26),所述第一减速器(14)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15)、第二减速器(13)底部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数据线(23)连接有中央控制器(12)、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数据线(20)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2),所述中央控制器(12)固定于安装板(1)上表面,且中央控制器(12)通过第三数据线(24)连接有第一电磁阻尼器(11)、通过第四数据线(19)连接有第二电磁阻尼器(10),且第一电磁阻尼器(11)和第二电磁阻尼器(10)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安装板(1)顶部,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11)套于第一减速器输出轴(25)、第二电磁阻尼器(10)套于第二减速器输出轴(26),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轴(25)通过第一涨紧套(3)连接有第一齿轮(2)、第二减速器输出轴(26)通过第二涨紧套(9)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转向输出轴(6)顶部连接有方向盘(5),所述转向输出轴(6)通过第三涨紧套(7)连接有第三齿轮(4),所述第三齿轮(4)分别与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8)啮合,所述转向输出轴(6)下方套有扭矩传感器(17)和角度传感器(18),且扭矩传感器(17)通过第五数据线(21)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2)、角度传感器(18)通过第六数据线(22)连接于中央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