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3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3D打印机,包括底板、基台装置和打印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安装有基台装置,基台装置侧边设置有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打印装置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基台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3D打印机在使用时,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将打印完成的物件传送出工作位置并且不能将新的基台传入工作位置,从而不能实现连续打印的功能,增加了打印的工作时间,同时,不能在打印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屑进行去除,从而降低了打印物件的洁净度,降低了物件的粘合度,并且,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进行清理,从而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降低了打印物件的表面光滑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目前,现有的3D打印机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设备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将打印完成的物件传送出工作位置并且不能将新的基台传入工作位置,从而不能实现连续打印的功能,增加了打印的工作时间;2、现有设备不能在打印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屑进行去除,从而降低了打印物件的洁净度,降低了物件的粘合度,并且,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进行清理,从而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降低了打印物件的表面光滑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3D打印机在使用时,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将打印完成的物件传送出工作位置并且不能将新的基台传入工作位置,从而不能实现连续打印的功能,增加了打印的工作时间,同时,不能在打印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屑进行去除,从而降低了打印物件的洁净度,降低了物件的粘合度,并且,不能在3D打印结束后进行清理,从而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降低了打印物件的表面光滑度等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3D打印机,包括底板、基台装置和打印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安装有基台装置,基台装置侧边设置有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打印装置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基台装置连接。所述的基台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板、承放框、闭合机构、清理框、顶升推杆、承放机构、清理机构和滑轨,所述的旋转电机安装在底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外侧通过连接杆均匀连接有承放框,承放框呈矩形结构,承放框内部设置有矩形阶梯通孔,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闭合机构,闭合机构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承放框连接,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通过连杆安装有清理框,清理框内部设置有矩形空槽,矩形空槽底壁上端安装有顶升推杆,顶升推杆顶端安装有承放机构,承放机构下端与清理框连接,承放机构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安装在清理框上,清理框下端通过滑动杆连接有滑轨,滑轨安装在旋转电机侧壁上,具体工作时,首先,手动间歇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承放框运动到打印装置下方,之后,打印装置进行3D打印工作,在打印装置结束后,旋转电机带动承放框进行转动,手动将打印的物件取出,最后,手动启动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对承放机构进行清理,避免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所述的打印装置包括支撑架、提升电机、支撑板、玻璃框、出气框、气泵、打印机和辅助弹簧,所述的支撑架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架呈L型结构,支撑架上端安装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安装杆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板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玻璃框,玻璃框上端对称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上端与提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支撑板下端安装有出气框,出气框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气泵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下端安装有打印机,玻璃框上端与支撑架之间对称连接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位于钢丝绳外表面,具体工作时,首先,手动启动提升电机,提升电机通过钢丝绳将玻璃框进行下落,之后,手动启动气泵,气泵通过出气框将空气吹入玻璃框内,从而将玻璃框内的毛屑进行吹除,避免对打印造成影响,最后,打印机进行3D打印工作。所述的清理机构包括清理螺杆、清理板、从动齿轮、清理电机、主动齿轮、清理刷、刮除板和分解板,所述的清理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清理框侧壁上,清理螺杆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清理板,清理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清理框连接,清理板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在清理螺杆上,从动齿轮下方设置有清理电机,清理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清理框上,清理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清理板下端安装有清理刷,清理刷外侧对称设置有刮除板,刮除板安装在清理板上,刮除板外侧设置分解板,分解板安装在清理板上,具体工作时,在3D打印物件取出后,手动启动清理电机,清理电机通过清理螺杆带动清理板对承放机构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闭合机构包括齿条板、下压板、连接弹簧、旋转齿轮和闭合板,所述的齿条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承放框侧壁连接,齿条板上端安装有下压板,下压板下端与承放框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弹簧,齿条板内侧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对称连接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通过轴承与承放框连接,旋转齿轮之间安装有闭合板,具体工作时,玻璃框通过齿条板带动闭合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隔挡的功能,避免灰尘进入玻璃框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承放机构包括承放板、顶升杆和缓冲弹簧,所述的承放板安装在顶升推杆上端,承放板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顶升杆,顶升杆呈截面为T型结构的圆柱,顶升杆下端安装在清理框上,承放板下端与清理框之间均匀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位于顶升杆外表面上,具体工作时,在3D打印结束后,手动启动顶升推杆,顶升推杆带动承放板进行缓慢下降,顶升杆对3D打印物件进行顶支撑,从而便于3D打印物件的取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分解板下端设置有分解轮,分解轮通过轴承与分解板连接,分解轮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切刀,具体工作时,分解轮可以对承放板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分解处理,便于刮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气框呈矩形结构,出气框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下壁均匀设置有出气孔,具体工作时,出气框将空气吹入玻璃框内,从而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屑进行去除,避免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清理框下壁上均匀设置有落料孔,具体工作时,落料孔将清理机构清理的残留物进行排除。(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3D打印机,所采用的基台装置可以在3D打印结束后将打印完成的物件传送出工作位置,将新的基台传入工作位置,从而实现连续打印的功能,降低了打印的工作时间;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3D打印机,所采用的打印装置可以在打印前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屑进行去除,从而提高了打印物件的洁净度,提高了物件的粘合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3D打印机,所采用的基台装置可以在3D打印结束后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对下次打印造成影响,提高了打印物件的表面光滑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N向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X向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D向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E向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3D打印机,包括底板(1)、基台装置(2)和打印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端安装有基台装置(2),基台装置(2)侧边设置有打印装置(3),打印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打印装置(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基台装置(2)连接;其中:/n所述的基台装置(2)包括旋转电机(21)、旋转板(22)、承放框(23)、闭合机构(24)、清理框(25)、顶升推杆(26)、承放机构(27)、清理机构(28)和滑轨(29),所述的旋转电机(21)安装在底板(1)上,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22),旋转板(22)外侧通过连接杆均匀连接有承放框(23),承放框(23)呈矩形结构,承放框(23)内部设置有矩形阶梯通孔,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闭合机构(24),闭合机构(2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承放框(23)连接,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通过连杆安装有清理框(25),清理框(25)内部设置有矩形空槽,矩形空槽底壁上端安装有顶升推杆(26),顶升推杆(26)顶端安装有承放机构(27),承放机构(27)下端与清理框(25)连接,承放机构(27)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28),清理机构(28)安装在清理框(25)上,清理框(25)下端通过滑动杆连接有滑轨(29),滑轨(29)安装在旋转电机(21)侧壁上;/n所述的打印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提升电机(32)、支撑板(33)、玻璃框(34)、出气框(35)、气泵(36)、打印机(37)和辅助弹簧(38),所述的支撑架(31)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架(31)呈L型结构,支撑架(31)上端安装有提升电机(32),提升电机(32)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3),支撑板(33)通过安装杆安装在支撑架(31)上,支撑板(33)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玻璃框(34),玻璃框(34)上端对称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上端与提升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支撑板(33)下端安装有出气框(35),出气框(35)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36),气泵(36)安装在支撑板(33)上,支撑板(33)下端安装有打印机(37),玻璃框(34)上端与支撑架(31)之间对称连接有辅助弹簧(38),辅助弹簧(38)位于钢丝绳外表面;/n所述的清理机构(28)包括清理螺杆(281)、清理板(282)、从动齿轮(283)、清理电机(284)、主动齿轮(285)、清理刷(286)、刮除板(287)和分解板(288),所述的清理螺杆(281)通过轴承安装在清理框(25)侧壁上,清理螺杆(281)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清理板(282),清理板(28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清理框(25)连接,清理板(282)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83),从动齿轮(283)安装在清理螺杆(281)上,从动齿轮(283)下方设置有清理电机(284),清理电机(284)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清理框(25)上,清理电机(28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285),主动齿轮(285)与从动齿轮(283)啮合,清理板(282)下端安装有清理刷(286),清理刷(286)外侧对称设置有刮除板(287),刮除板(287)安装在清理板(282)上,刮除板(287)外侧设置分解板(288),分解板(288)安装在清理板(28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3D打印机,包括底板(1)、基台装置(2)和打印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端安装有基台装置(2),基台装置(2)侧边设置有打印装置(3),打印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打印装置(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基台装置(2)连接;其中:
所述的基台装置(2)包括旋转电机(21)、旋转板(22)、承放框(23)、闭合机构(24)、清理框(25)、顶升推杆(26)、承放机构(27)、清理机构(28)和滑轨(29),所述的旋转电机(21)安装在底板(1)上,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22),旋转板(22)外侧通过连接杆均匀连接有承放框(23),承放框(23)呈矩形结构,承放框(23)内部设置有矩形阶梯通孔,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闭合机构(24),闭合机构(2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承放框(23)连接,矩形阶梯通孔侧壁上通过连杆安装有清理框(25),清理框(25)内部设置有矩形空槽,矩形空槽底壁上端安装有顶升推杆(26),顶升推杆(26)顶端安装有承放机构(27),承放机构(27)下端与清理框(25)连接,承放机构(27)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28),清理机构(28)安装在清理框(25)上,清理框(25)下端通过滑动杆连接有滑轨(29),滑轨(29)安装在旋转电机(21)侧壁上;
所述的打印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提升电机(32)、支撑板(33)、玻璃框(34)、出气框(35)、气泵(36)、打印机(37)和辅助弹簧(38),所述的支撑架(31)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架(31)呈L型结构,支撑架(31)上端安装有提升电机(32),提升电机(32)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3),支撑板(33)通过安装杆安装在支撑架(31)上,支撑板(33)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玻璃框(34),玻璃框(34)上端对称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上端与提升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支撑板(33)下端安装有出气框(35),出气框(35)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36),气泵(36)安装在支撑板(33)上,支撑板(33)下端安装有打印机(37),玻璃框(34)上端与支撑架(31)之间对称连接有辅助弹簧(38),辅助弹簧(38)位于钢丝绳外表面;
所述的清理机构(28)包括清理螺杆(281)、清理板(282)、从动齿轮(283)、清理电机(284)、主动齿轮(285)、清理刷(286)、刮除板(287)和分解板(288),所述的清理螺杆(281)通过轴承安装在清理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营王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