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托具,包括横臂以及与横臂垂直设置的纵臂,横臂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横臂的两端开口均穿插有延长臂,纵臂和两个延长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桥的安装件,横臂内设置有用于调整延长臂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横臂的底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横臂高度的升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托具,替代了传统延长臂在横臂内伸出长度的调节方式,通过横臂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可快速调节延长臂在横臂内伸出的长度,提高托具在汽车后桥上的批量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桥托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桥托具。
技术介绍
后桥是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对于前驱动的车辆,后桥主要起到承载的作用,对于后驱动的车辆,后桥除了具有承载的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减速和差速的作用。一般的后桥总成自重较大,装配十分不便,装配时多为利用后桥托具。现有的后桥托具主要包括横臂、与横臂垂直设置的纵臂以及穿插在横臂两端的两个延长臂。而延长臂在横臂内的伸缩多为通过螺栓进行调节。但当进行批量装配作业时,此种调节方式耗时耗力,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后桥托具装配作业时,延长臂在横臂内伸长度不便于调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托具。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后桥托具包括横臂以及与所述横臂垂直设置的纵臂,所述横臂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所述横臂的两端开口均穿插有延长臂,所述纵臂和两个所述延长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桥的安装件,所述横臂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延长臂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横臂的底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横臂内的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内均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圈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纵臂相垂直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相背的一端均螺纹插设有螺杆,每根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横臂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远离相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伸入所述横臂内的相应所述延长臂端部固定相连;两个所述套筒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锥齿一,所述横臂上垂直穿插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横臂内、并固定有与所述锥齿一相啮合的锥齿二;所述横臂上固定有套接在转杆外侧的固定套,靠近所述固定套一侧的所述转杆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杆上套接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活动套;其中,通过驱使活动套与外螺纹相互作用,使所述活动套挤压所述固定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套面向所述活动套的一侧设置有迫压块,所述活动套面向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迫压块过盈配合的迫压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两根支撑杆以及缓冲杆件,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缓冲杆件收容在所述支撑板内;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横臂的底部固定相连,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伸入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缓冲杆件的两端垂直固定,所述缓冲杆件的两端均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板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块一,且两个所述滑块一与所述支撑板的相应内壁之间通过弹簧一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杆件包括塞槽以及分别滑动插设在所述塞槽两端的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相离的一端均固定有滑杆,每根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滑块一固定相连;两根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与所述塞槽相配合的活塞,位于两个所述活塞之间的所述塞槽内收容有油液。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杆孔,且所述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杆径。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座的两根伸缩柱。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减震组件连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槽口朝下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顶部与所述滑槽的槽壁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底部通过固定杆与相应的所述万向轮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臂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托具,替代了传统延长臂在横臂内伸出长度的调节方式,通过横臂内设置的调节机构,可快速调节延长臂在横臂内伸出的长度,提高托具在汽车后桥上的批量装配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托具,通过活动套与转杆间的螺纹作用,活动套挤压固定套,使转杆无法转动,并通过固定套上的迫压块与活动套上的迫压槽之间的过盈配合,增大固定套与活动套间的挤压接触面积,使延长臂的伸出后保持稳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桥托具,通过缓冲机构,可降低装配过程中托具受到水平方向震动的影响,保证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后桥托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臂、纵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塞槽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后桥托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横臂;2、纵臂;3、延长臂;4、安装件;5、轴座;6、套筒;7、螺杆;8、限位块;9、限位槽;10、锥齿一;11、转杆;12、锥齿二;13、转柄;14、固定套;15、活动套;16、外螺纹;17、迫压块;18、迫压槽;19、支撑板;20、支撑杆;21、支撑座;22、液压缸;24、伸缩柱;25、万向轮;26、滑块一;27、弹簧一;28、滑杆;29、塞槽;30、活塞;31、连接杆;32、油液;33、滑槽;34、滑块二;35、固定杆;36、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结合图1至图4,汽车后桥托具包括横臂1以及与横臂1垂直设置的纵臂2,横臂1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横臂1的两端开口均穿插有延长臂3,延长臂3可在横臂1的开口中伸出或者缩入。纵臂2和两个延长臂3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桥(图未示)的安装件4。安装件4可根据后桥的型号进行相应选择,例如安装件4可以为圆形固定件(图未示),固定件的中心处设有圆形凹槽(图未示),用于与横梁为凹槽形横梁的后桥安装固定。又如安装件4为“凹”形件(图未示),所述“凹”形件的底部设有固定位(图未示),可适用于横梁为非凹槽性横梁的后桥安装固定。横臂1内设置有用于调整延长臂3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方便延长臂3在横臂1上伸出和缩入。横臂1的底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横臂1高度的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横臂1内的两个轴座5,两个轴座5内均安装有轴承(图未示),两个轴承内圈分别固定有与纵臂2相垂直的套筒6,两个套筒6相背的一端均螺纹插设有螺杆7,每根螺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横臂1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块8,通过限位块8可避免螺杆7在伸出或者缩入套筒6的过程中跟随套筒6转动。每个限位块8远离相应螺杆7的一端与伸入横臂1内的相应延长臂3端部固定相连。通过驱使套筒6转动,使其与螺杆7间相互螺纹作用,以使延长臂3在限位块8的限位作用下从横臂1的开口中伸出或者缩入,从而快速调整延长臂3伸出横臂1的长度。两个套筒6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桥托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臂以及与所述横臂垂直设置的纵臂,所述横臂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所述横臂的两端开口均穿插有延长臂,所述纵臂和两个所述延长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桥的安装件,所述横臂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延长臂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横臂的底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臂高度的升降机构;/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横臂内的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内均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圈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纵臂相垂直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相背的一端均螺纹插设有螺杆,每根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横臂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远离相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伸入所述横臂内的相应所述延长臂端部固定相连;/n两个所述套筒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锥齿一,所述横臂上垂直穿插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横臂内、并固定有与所述锥齿一相啮合的锥齿二;/n所述横臂上固定有套接在转杆外侧的固定套,靠近所述固定套一侧的所述转杆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杆上套接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活动套;/n其中,通过驱使活动套与外螺纹相互作用,使所述活动套挤压所述固定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托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臂以及与所述横臂垂直设置的纵臂,所述横臂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所述横臂的两端开口均穿插有延长臂,所述纵臂和两个所述延长臂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桥的安装件,所述横臂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延长臂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横臂的底部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横臂高度的升降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横臂内的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内均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圈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纵臂相垂直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相背的一端均螺纹插设有螺杆,每根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横臂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远离相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伸入所述横臂内的相应所述延长臂端部固定相连;
两个所述套筒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锥齿一,所述横臂上垂直穿插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横臂内、并固定有与所述锥齿一相啮合的锥齿二;
所述横臂上固定有套接在转杆外侧的固定套,靠近所述固定套一侧的所述转杆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杆上套接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活动套;
其中,通过驱使活动套与外螺纹相互作用,使所述活动套挤压所述固定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面向所述活动套的一侧设置有迫压块,所述活动套面向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迫压块过盈配合的迫压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两根支撑杆以及缓冲杆件,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佑喜,韦荏文,黄汉,叶家乐,陈永艺,黄初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特斯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