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中心钻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角圆弧刃、倾斜刃、小斜角钻尖刃和大直刃,且角圆弧刃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小斜角钻尖刃位于中心钻削刀片装上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能先接触工件的小斜角钻尖结构,降低了切入时的切削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定心效果,并且,还能实现同周边钻削刀片逐步切入工件,提高钻削切入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日益更新换代,所配套的加工刀具也逐步从传统高速钢刀具转变成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拥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加工寿命和加工质量。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可分为整体式及刀片式,整体式通常由棒材磨削成型,而刀片式则通常使用压制成型,其结构及用途多种多样。硬质合金数控刀片需借助高速钢刀杆装夹,实现与刀柄或数控机床连接,可转位浅孔钻刀具就是其中的一种。可转位浅孔钻也称U钻,钻头头部镶嵌有多块硬质合金钻削刀片,通常是镶嵌两块硬质合金钻削刀片,一块是负责里部材料去除的钻削刀片也称为中心钻削刀片,一块是负责周边材料去除的钻削刀片也称为周边钻削刀片,柄部及杆部则使用高速钢制作。无论是中心钻削刀片还是周边钻削刀片通常都设有多条切削刃,当前使用的切削刃磨损后,可以转换到另一条切削刃继续使用,因此,可转位浅孔钻具有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同时可转位浅孔钻可以在加工中心使用,即刀具旋转加工,也可以在车床上使用,即工件旋转加工,并且还可以进行镗孔或扩孔加工,通用性能广泛,在机械加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可转位浅孔钻的中心钻削刀片和周边钻削刀片通常采用非对称设置,刀具切入时往往不是从中心处开始,因此,容易导致钻头切入时产生偏移。钻头加工偏移,容易导致钻削不稳定,影响孔壁粗糙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加工孔尺寸小于实际钻头尺寸,从而在刀具退刀时产生退刀划痕。现有技术的中心钻削刀片接触工件时,大多是采用直线或大圆弧曲线方式,这种方式接触面积较大,带来的刀具瞬间冲击力也较大,从而容易导致刀具切入后产生偏移,即刀具的定心性能较差,最终影响刀具的整体加工质量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是通过设置能先接触工件的小斜角钻尖结构,降低了切入时的切削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定心效果,并且,还能实现同周边钻削刀片逐步切入工件,提高钻削切入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角圆弧刃、倾斜刃、小斜角钻尖刃和大直刃,且角圆弧刃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小斜角钻尖刃位于中心钻削刀片装上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分别与大直刃和小斜角钻尖刃相对应,过渡面与倾斜刃及角圆弧刃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刀片定位面和小斜角钻尖后刀面的下侧。所述刀片本体为正方形。所述小斜角钻尖刃由向下倾斜刃、过渡小圆弧和向上倾斜刃构成;所述向下倾斜刃与所述大直刃相连接,并同大直刃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为:5°-15°。所述过渡小圆弧刃连接在向下倾斜刃和向上倾斜刃之间,过渡圆弧刃的半径为r,半径r的范围为:0.3-1.5mm。所述向上倾斜刃与所述倾斜刃相连接;所述向上倾斜刃与所述大直刃的延长线形成夹角β,夹角β比夹角α大。所述倾斜刃与所述角圆弧刃相连接,所述倾斜刃与所述大直刃形成夹角γ,夹角γ的范围为:3°-10°;所述角圆弧刃还连接相邻的另一条切削刃的大直刃。所述刀片定位面和小斜角钻尖后刀面与刀片水平面形成第一后角θ;所述避让面与刀片水平面形成第二后角λ;其中,第二后角λ大于第一后角θ。所述刀片本体的中间设有贯穿刀片本体的上表面和底面的螺钉孔;所述刀片本体的上表面中,由切削刃向螺钉孔方向顺次设有第一上表面、倾斜面和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为平面或斜面,所述第二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上表面和倾斜面构成刀片的断屑槽。一种钻削刀具,包括高速钢钻杆、周边钻削刀片和上述中心钻削刀片;所述高速钢钻杆设有靠近高速钢钻杆的中心轴线的中心刀槽和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中心刀槽;所述中心钻削刀片和所述周边钻削刀片分别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中心刀槽和所述周边刀槽中,所述中心钻削刀片与高速钢钻杆的中心轴线形成倾斜角δ,倾斜角δ的范围为3-10°,以使所述中心钻削刀片的小斜角钻尖刃位于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角圆弧刃、倾斜刃、小斜角钻尖刃和大直刃,且角圆弧刃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小斜角钻尖刃位于中心钻削刀片装上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分别与大直刃和小斜角钻尖刃相对应,过渡面与倾斜刃及角圆弧刃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刀片定位面和小斜角钻尖后刀面的下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能先接触工件的小斜角钻尖结构,降低了切入时的切削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定心效果,并且,还能实现同周边钻削刀片逐步切入工件,提高钻削切入时的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心钻削刀片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心钻削刀片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心钻削刀片的切削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心钻削刀片的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轴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高速钢钻杆的轴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中心钻削刀片和周边钻削刀片的搭接示意图。图中,3、中心钻削刀片的刀片本体;10、切削刃;20、刀片本体的侧面;30、刀片本体的上表面;40、刀片本体的螺钉孔;50、刀片本体的底面;201、刀片本体的定位面;202、小斜角钻尖后刀面;203、刀片本体的避让面;204、刀片本体的过渡面;101、角圆弧刃;102、倾斜刃;103、小斜角钻尖刃;104、大直刃;103a、小斜角钻尖刃的向下倾斜刃;103b、小斜角钻尖刃的过渡小圆弧刃;103c、小斜角钻尖刃的向上倾斜刃;301、第一上表面;302、倾斜面;303、第二上表面;401、螺钉孔倾斜面;402、螺钉孔圆弧面;403、螺钉孔垂直面;1、高速钢钻杆;2、周边钻削刀片;4、锁紧螺钉;12、高速钢钻杆的周边刀槽;13、高速钢钻杆的中心刀槽;14、高速钢钻杆的周边排屑槽;15、高速钢钻杆的中心排屑槽;131、高速钢钻杆的中心刀槽的侧边定位面一;132、高速钢钻杆的中心刀槽的侧边定位面二;133、高速钢钻杆的中心刀槽的底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3;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本体3为正方形;该刀片本体3具有上表面30、底面50和侧面20(也是中心钻削刀片的后刀面);所述上表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其特征在于: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角圆弧刃、倾斜刃、小斜角钻尖刃和大直刃,且角圆弧刃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小斜角钻尖刃位于中心钻削刀片装上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分别与大直刃和小斜角钻尖刃相对应,过渡面与倾斜刃及角圆弧刃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刀片定位面和小斜角钻尖后刀面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其特征在于: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角圆弧刃、倾斜刃、小斜角钻尖刃和大直刃,且角圆弧刃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小斜角钻尖刃位于中心钻削刀片装上钻体的轴向进给方向的最前侧;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小斜角钻尖后刀面分别与大直刃和小斜角钻尖刃相对应,过渡面与倾斜刃及角圆弧刃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刀片定位面和小斜角钻尖后刀面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钻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斜角钻尖刃由向下倾斜刃、过渡小圆弧和向上倾斜刃构成;所述向下倾斜刃与所述大直刃相连接,并同大直刃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钻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小圆弧刃连接在向下倾斜刃和向上倾斜刃之间,过渡圆弧刃的半径为r,半径r的范围为:0.3-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钻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倾斜刃与所述倾斜刃相连接;所述向上倾斜刃与所述大直刃的延长线形成夹角β,夹角β比夹角α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玉勇,郑少良,曾腾辉,邹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