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周边钻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可磨削面与所述刀片定位面设为不共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所设置的可磨削面,通过简单的刃磨来调整钻削刀具的加工尺寸,从而使钻削刀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并且不影响刀具寿命和性能,同时,刃磨后的硬质合金周边钻削刀片具有更加稳定的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日益更新换代,所配套的加工刀具也逐步从传统高速钢刀具转变成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拥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加工寿命和加工质量。硬质合金数控刀具可分为整体式及刀片式,整体式通常由棒材磨削成型,而刀片式则通常使用压制成型,其结构及用途多种多样。硬质合金数控刀片需借助高速钢刀杆装夹,实现与刀柄或数控机床连接,可转位浅孔钻刀具就是其中的一种。可转位浅孔钻也称U钻,钻头头部镶嵌有多块硬质合金钻削刀片,通常是镶嵌两块硬质合金钻削刀片,一块是负责里部材料去除的钻削刀片也称为中心钻削刀片,一块是负责周边材料去除的钻削刀片也称为周边钻削刀片,柄部及杆部则使用高速钢制作。硬质合金刀片通常有多条刀片切削刃,当前使用的刀片切削刃磨损后,可以转换到另一条刀片切削刃继续使用,因此,可转位浅孔钻具有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和经济性好等特点。同时可转位浅孔钻可以在加工中心使用,即刀具旋转加工,也可以在车床上使用,即工件旋转加工,并且还可以进行镗孔或扩孔加工,通用性能广泛,在机械加工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硬质合金钻削刀片装上钻杆后,尺寸固定。大多厂家采用一种刀片形成一种尺寸公差范围,如制作成上公差或者下公差等。目前,一种方式是通过使用偏心套筒来调整钻头尺寸,此方式需要借助偏心套筒辅助件,使用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附加偏心套筒破坏了原有刀片镶嵌在钻杆中的平衡位置结构,通常需要降低切削参数,从而降低了加工效率;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非标定制所需尺寸钻杆,非标定制钻杆规格确定,适用范围小并且所需的制作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是利用所设置的可磨削面,通过简单的刃磨来调整钻削刀具的加工尺寸,从而使钻削刀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并且不影响刀具寿命和性能,同时,刃磨后的硬质合金周边钻削刀片具有更加稳定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且过渡圆弧刃段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和过渡面分别与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可磨削面的下部;所述可磨削面与所述刀片定位面设为不共面,通过对可磨削面的磨削,能够改变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的交点位置,所述交点位置为周边钻削刀片装配后的钻削刀具的加工直径。所述刀片本体为正方形。所述切削刃段和修光刃段分别为直线段,所述过渡圆弧刃段为弧线段;所述切削刃段与修光刃段形成夹角α,夹角α范围为3°-6°。所述四条切削刃中,相邻的修光刃段相互垂直;所述修光刃段的长度设为四边形形状内切圆直径的10%-20%。所述刀片本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刀片定位面与刀片底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范围为95°-105°。所述可磨削面与刀片本体的底面形成夹角γ,夹角γ范围为95°-105°。所述刀片本体的中间设有贯穿刀片本体的上表面和底面的螺钉孔;所述刀片本体的上表面中,由切削刃向螺钉孔方向顺次设有第一上表面、倾斜面和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为平面或斜面,所述第二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上表面和倾斜面构成刀片的断屑槽。一种钻削刀具,包括高速钢钻杆、中心钻削刀片和上述周边钻削刀片;所述高速钢钻杆设有靠近高速钢钻杆的中心轴线的中心刀槽和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周边刀槽;所述中心钻削刀片和所述周边钻削刀片分别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中心刀槽和所述周边刀槽中,所述周边钻削刀片的修光刃段同所述高速钢钻杆的中心轴线形成夹角δ,夹角δ范围为0.5°-2°;所述周边钻削刀片的切削刃段同所述高速钢钻杆的中心轴线形成夹角ε,夹角ε范围为3.5°-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和过渡面分别与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可磨削面的下部;所述可磨削面与所述刀片定位面设为不共面,通过对可磨削面的磨削,能够改变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的交点位置,所述交点位置为周边钻削刀片装配后的钻削刀具的加工直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是利用所设置的可磨削面,通过简单的刃磨来调整钻削刀具的加工尺寸,从而使钻削刀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并且不影响刀具寿命和性能,同时,刃磨后的硬质合金周边钻削刀片具有更加稳定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刃磨前后不同尺寸形成多种尺寸公差范围,并且使用性能稳定,制作周期短。另外,同非标定制的尺寸的钻杆相比,此结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即刀片可以安装在不同规格的钻杆上,从而获得多种规格的加工尺寸,并使制作周期更短。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切削刃段垂直于纸面的前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修光刃段垂直于纸面的前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轴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高速钢钻杆的轴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钻削刀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可磨削面磨削后的轴测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周边钻削刀片的可磨削面刃磨前后的俯视图。图中,3、周边钻削刀片的刀片本体;10、切削刃;20、刀片本体的侧面;30、刀片本体的上表面;40、刀片本体的螺钉孔;50、刀片本体的底面;201、刀片本体的定位面;202、刀片本体的可磨削面;203、刀片本体的避让面;204、刀片本体的过渡面;101、切削刃段;102、修光刃段;103、过渡圆弧刃段;104、修光刃段与过渡圆弧刃段的交点;301、第一上表面;302、倾斜面;303、第二上表面;401、螺钉孔倾斜面;402、螺钉孔圆弧面;403、螺钉孔垂直面;D、钻削刀具的加工直径;W、修光刃段长度;d、刀片本体四边形的内切圆直径;α、切削刃段与修光刃段夹角;β、刀片本体的定位面与刀片底面夹角;γ、刀片本体的可磨削面与刀片底面夹角;1、高速钢钻杆;2、中心钻削刀片;4、锁紧螺钉;12、高速钢钻杆的中心刀槽;13、高速钢钻杆的周边刀槽;14、高速钢钻杆的中心排屑槽;15、高速钢钻杆的周边排屑槽;131、高速钢钻杆的周边刀槽的侧边定位面一;132、高速钢钻杆的周边刀槽的侧边定位面二;133、高速钢钻杆的周边刀槽的底面;δ、修光刃段同钻杆中心轴线的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且过渡圆弧刃段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和过渡面分别与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可磨削面的下部;所述可磨削面与所述刀片定位面设为不共面,通过对可磨削面的磨削,能够改变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的交点位置,所述交点位置为周边钻削刀片装配后的钻削刀具的加工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边钻削刀片,包括大致为四边形形状的刀片本体;该刀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底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侧面相交构成与四边形对应的四条切削刃;每条切削刃分别包括依次相接的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且过渡圆弧刃段对应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的侧面中,对应于每条切削刃,设有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避让面和过渡面,其中,刀片定位面、可磨削面和过渡面分别与切削刃段、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相对应,避让面设在可磨削面的下部;所述可磨削面与所述刀片定位面设为不共面,通过对可磨削面的磨削,能够改变修光刃段和过渡圆弧刃段的交点位置,所述交点位置为周边钻削刀片装配后的钻削刀具的加工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钻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段和修光刃段分别为直线段,所述过渡圆弧刃段为弧线段;所述切削刃段与修光刃段形成夹角α,夹角α范围为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边钻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条切削刃中,相邻的修光刃段相互垂直;所述修光刃段的长度设为四边形形状内切圆直径的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钻削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玉勇,郑少良,曾腾辉,邹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